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http://pf.39.net/bdfyy/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该病容易复发,需长时间反复治疗,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年4月,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联合编写的《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在《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发表,本指南是版《尖锐湿疣诊疗指南》的修订与更新,希望能够从病原学、自然病程、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特殊部位的治疗、特殊情况的处理、随访、判愈与预后、性伴的管理、预防、健康促进与保健方面给从事尖锐湿疣诊疗的各级医务工作者提供诊疗的建议和参考。
要点解读一.病原学HPV是一类无包膜的双链DNA裸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目前已鉴定出多种HPV亚型,其中40多种亚型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并感染肛门生殖器区。可根据致癌风险将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90%-95%的尖锐湿疣病例是由低危型病毒HPV6型和11型引起的。二.自然病程有资料显示,在通过性行为接触HPV后,大多数人将在1年内检测出HPV。也有资料显示:大多数免疫正常的人,生殖器感染仅为暂时性,持续1-2年,并不引起后遗症,少数人即使免疫能力正常感染也可持续。而少部分HPV持续感染者可进展为癌。子宫颈和肛门直肠的皮肤黏膜移行带是发展成癌的高风险部位。尖锐湿疣首次出现后,疣的数量和大小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自行消退。即使肉眼可见的疣体消退后,HPV感染可能仍持续存在,机械刺激、损伤、免疫抑制、炎症及其他细胞外因素均会影响潜伏感染细胞中的病毒拷贝数,可能导致疣体复发。三.流行病学3.1发病率尖锐湿疣的全球估计发病率为(-)/10万人年,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0万,女性为(76-)/10万。尖锐湿疣有非常高的复发率,有大样本的资料显示男性人群复发病例的发生率为(47-)/10万,女性人群为(23-)/10万。我国8-年国家性病监测点尖锐湿疣报告发病率为(24.65-29.47)/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5.91-28.97)/10万,女性为(23.30-29.99)/10万,低于全球发病率。3.2传染源人类是HPV的唯一天然宿主,感染者是HPV的传染源。3.3传播途径性传播途径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垂直传播常见于生殖道感染HPV的母亲通过胎盘、阴道分娩等途径传播给新生儿,如儿童呼吸道复发性乳头状瘤可能是患儿感染HPV6/11所致。少部分患者可能通过非性接触传染而发病,有资料显示,10%的女性在有性生活前就感染了HPV,提示口、手与生殖器的接触也可传染HPV。3.4危险因素HPV感染主要是通过性生活感染,年龄是第一大危险因素,性活跃的年轻女性HPV感染高峰在20岁左右,我国女性的第二个感染高峰在40-45岁左右。细菌、病毒和衣原体等各种微生物的合并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等会促进HPV感染。行为因素主要包括性行为年龄过早、多性伴、多孕多产、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营养不良等。四.临床表现与诊断4.1症状与体征男性好发于包皮、龟头、冠状沟、系带、阴茎、尿道口、肛周和阴囊等部位,女性好发于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口、会阴、阴道壁、宫颈以及肛周。被动肛交者皮损可发生于肛周、肛管和直肠,口交者可出现在口腔。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瘙痒、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可因皮损脆性增加、摩擦而发生破溃、浸渍、糜烂、出血或继发感染而出现特殊气味。女性患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患者可能因为担心尖锐湿疣会影响未来生育能力和增加癌症风险产生心理负担,如焦虑感、内疚、愤怒等不良情绪。4.2皮损类型分典型尖锐湿疣,丘疹状疣,扁平状疣,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典型尖锐湿疣皮损为柔软、粉红色、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大小不等,表面呈花椰菜样凹凸不平。常见于潮湿且部分角化的上皮部位,如包皮内侧冠状沟、尿道口、小阴唇内侧、阴道口、阴道、宫颈、肛门,也可见于腹股沟、会阴等部位。4.3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有醋酸白实验、皮肤镜、阴道镜、肛门镜、直肠镜和尿道镜、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表皮乳头瘤样或疣状增生,在表皮浅层(颗粒层和棘层上部)可见呈灶状、片状及散在分布的空泡化细胞,即凹空细胞。该细胞体积大,核深染,核周胞浆不同程度的空泡化改变。在部分皮损的颗粒层细胞内可见到粗大的紫色包涵体颗粒。对于典型皮损,不必要进行组织病理活检,但强烈推荐以下人群须行病理学检查:①诊断不确定;②非典型皮损(例如溃疡、出血、色素沉着、硬化、与周围组织粘连等);③经标准治疗后效果不佳,顽固且容易复发;④在治疗期间病情恶化;⑤巨大尖锐湿疣。(强烈推荐,证据等级D)核酸扩增试验该试验利用扩增HPV特异性基因(L1、E6、E7区基因)来检测皮损中的HPV。目前有多种核酸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实时PCR、核酸探针原位杂交试验等。该试验应在通过相关机构认定的实验室开展。该试验的临床意义在于:①直接检测标本中的HPVDNA,是发现HPV感染较为可靠的方法;②由于多数人感染HPV后不发病,同时其他疾病或疣状皮损中也能检测出HPVDNA,故用于诊断尖锐湿疣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综合分析;③对评估宫颈癌及相关肿瘤风险时有一定意义,如果检出高危型HPV,患者需做进一步的检查及密切随访;④可用于性伴咨询,用来判断性伴的感染状态,指导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HPV检测不能作为判愈的标准。4.4诊断依据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病史可诊断本病。对不典型皮损和特殊部位的皮损,辅助检查(皮肤镜、阴道窥器、阴道镜、肛门镜、直肠镜、尿道镜、组织病理活检)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4.5鉴别诊断需与阴茎珍珠状丘疹、假性湿疣、皮脂腺异位症、阴茎系带旁丘疹、扁平湿疣(二期梅毒疹)、鲍温样丘疹病、生殖器鳞状细胞癌、疣状癌、汗管瘤、光泽苔藓、鲍温病、宫颈上皮内瘤变等鉴别。五.治疗一般原则以尽早去除疣体为目的,尽可能消除疣体周围亚临床感染以减少或预防复发。目前没有有效的针对HPV的抗病毒药,不能靠系统应用抗病毒药根除HPV感染。外科及物理疗法可以去除肉眼可见的疣体,所有疗法均有可能复发,不同的文献报告的复发率差别很大,在10%-70%之间,3个月内复发率最高,随着时间延长复发率逐渐下降。治疗后应定期随访。尽管临床有医生使用抗病毒药以外的免疫调节药物来治疗尖锐湿疣,但这些方法均未被国内外尖锐湿疣临床指南所提及,现有的治疗方法均为局部治疗,包括药物、物理、手术、化学的方法。但是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某种治疗方案优于其他,也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案适合于所有患者以及所有疣体。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并且都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可根据疣体大小、数目、部位、形态以及患者的意愿、经济条件、不良反应,并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免疫状态、依从性等个体差异,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也可联合治疗。男女两性外生殖器部位可见的中等以下大小的疣体(单个疣体直径5mm,疣体团块直径10mm,疣体数目15个),可由患者自己外用药物治疗。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在门诊时应该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局部治疗可出现局部皮肤的瘙痒、烧灼感、糜烂和疼痛等反应。不主张采用毒性大的药物(如鬼臼树脂)或易产生瘢痕的方法。九.判愈与预后尖锐湿疣的临床判愈标准为治疗后疣体消失。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治疗6-9个月后无复发者,则复发机会减少。尖锐湿疣的预后一般良好,虽然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但通过适宜的处理最终可达临床治愈。十.性伴管理患者应主动告知性伴;患者6个月内所有性伴都应接受性病筛查和体格检查,同时为其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女性性伴应做宫颈细胞学筛查和HPV检查。十一.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如非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生殖道HPV感染的危险性,也可以减少HPV感染相关疾病(如尖锐湿疣或宫颈癌)的危险性。建议使用安全套直至疣体清除(强烈推荐,证据等级A)。国内批准应用的HPV疫苗有3种:二价疫苗预防HPV16、18型感染;四价疫苗预防HPV6、11、16和18型感染;九价疫苗预防HPV6、11、16、18、31、33、45、52和58型感染。3种疫苗均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4价或9价HPV疫苗可预防90%-95%的尖锐湿疣,但均不能用于治疗已发生的HPV感染和已存在的尖锐湿疣。十二.健康促进1.尖锐湿疣患者应进行性传播疾病的筛查(强烈推荐,证据等级D),尤其是梅毒和HIV。2.女性患者应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强烈推荐,证据等级D),但不需要比普通人群频繁。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与疣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因此久治不愈患者应戒烟,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戒烟可以改善疣体治疗的效果,但是出于个人健康和公共健康建议戒烟(强烈推荐,证据等级D)。指南原文硕世生物致力于生殖道感染相关产品的开发,开发的HPV21分型定量产品可检测18种高中危HPV型及6、11、81三种低危型,其高中危型别与年CFDA《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推荐的18个型别完全一致,该产品可满足临床宫颈癌筛查及尖锐湿疣诊治的需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