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中国的象征,筷子算一个。对于来到中国的外国友人们,恐怕学中文和用筷子,是他们需要挑战的两件事。
在中国历史上,多年前就有关于筷子的记载了。
筷子对我们而言,也许只是日日陪伴我们的用餐工具,但当它被注入人间温情,就会变成难以割舍的怀恋和回忆。
一饭一蔬,四季三餐,因为爱的存在,让一切更有意义。
选一双你觉得合适的筷子,和家人朋友好好吃饭,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
而如今的餐桌上,我们能看到的筷子种类非常多,有木筷、竹筷、不锈钢筷、合金筷等等。(当然还有博物馆里的象牙筷、玉筷、金银筷……)
作为天天和我们亲密接触的餐具,筷子承担着很重要的安全责任。常有人问我们,到底什么样的筷子好呢?家里的筷子到底能用多久?
接下来就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胃癌细菌从“筷”入,千万要注意
许多疾病都会「病从口入」,而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筷子。
我们吃饭都是在一个桌子上,要是同桌的人不知道自己体内存在病菌,夹菜时不仅会「污染」一盘菜,还会给自己的病菌带给同坐的人。
就比如——幽门螺杆菌,这种病菌就可通过筷子相互传染,进入身体之后就会粘附于胃粘膜表面。
有研究表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9%,筷子的「贡献」颇多。
除胃癌外,筷子的不当使用,还会诱发肝癌。
不只是幽门螺旋杆菌,还很可能会有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筷子自身不会产生黄曲霉素,它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使用时间过长、清洁和保养不当造成的。
我们平时使用筷子来夹食物时,筷子缝里最容易藏淀粉,如果筷子没洗干净,藏在缝隙里的食物霉变,黄曲霉素就产生了。
别小看,不止筷子会产生黄曲霉素!
不仅仅是筷子,勺子、菜板、牙签等容易接触到食物的用具,都可能霉变产生黄曲霉素。
尤其是他们特别喜欢依附在木制品上面。
同时,发霉的玉米、花生、稻谷、麦籽等淀粉为主的食物都是黄曲霉素繁殖的重灾区。
为大家归纳了几个厨房里最容易产生黄曲霉素的地方:
为什么筷子为什么容易发霉
筷子一般都存放在厨房的筷子笼中,平时用完筷子后,都会对筷子进行清洗,但是一般不会习惯性地进行擦拭。
所以长期下来,或者遇到潮湿天气,竹制的筷子就会很容易发霉,因为木质的筷子结构疏松,硬度不高,所以很容易感染霉菌。
实际上,筷子容易发霉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由于很难看到筷子滋生的霉菌,就会自觉认为用木筷子吃饭是很好地选择。
但实际上是很多人平时肉眼难以察觉到木筷子的变化,因此认为小编小题大做,其实不然,这些霉菌正在慢慢影响你的健康,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首先,先了解一下是什么?
黄曲霉毒素,顾名思义就是一类叫做“黄曲霉”的霉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
当然,“黄曲霉”家族很大,也有不产毒的,而除了黄曲霉,有些其他的寄生曲霉也能产生一些黄曲霉毒素,这里我们就不细讲了。
霉菌嘛,都爱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尤其是我国的南方,非常常见。
而“黄曲霉”可谓是霉菌中的“战斗菌”,它们的生命力极其顽强!4-50℃的条件下都能生长,而且耐酸耐碱耐干旱,在含氧量极低的环境下,生长也不受影响。
不过只有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下,它们才会产毒。
它们最爱寄生在营养丰富的食品中,像是大米、小麦、玉米、瓜子、核桃、芝麻、开心果等等相当多。其中玉米和花生是重灾区。
相信大家吃坚果的时候,可能都会吃到过一两次苦味特别重的“坏子儿”——那其中就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的危害有多大?
一、典型症状
1、急性中毒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黄曲霉菌素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的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伴有发热。肝功能受损后患者可以出现肝区疼痛、皮肤、黏膜黄疸症状,查体可以触及肝脾肿大。
(2)呼吸系统症状:黄曲霉菌素中毒可以导致患者发生肺水肿,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的症状。
()泌尿系症状:黄曲霉菌素中毒可以导致患者发生肾脏损害,导致患者发生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4)神经系统症状:黄曲霉菌素中毒可以影响神经系统,患者可以突然发生昏迷、抽搐、意识障碍症状。
2、慢性中毒症状
(1)体重下降:黄曲霉菌素中毒可以导致患者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患者的体重会逐渐下降。
(2)生长发育异常:儿童发生黄曲霉菌素中毒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导致身体生长障碍。
二、其他症状
胃肠道出血,黄曲霉菌素中毒可以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消化道黏膜损害,导致患者的黏膜发生出血症状。
老旧筷子别再用
①、旧筷子容易有霉菌、滋生细菌。对一些长期不用的老旧的筷子,如果放在橱柜里,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上面长满了霉菌。所以旧筷子上面,有毒有害的物质比较多。
②、老旧筷子与新筷子放在一起,还会导致新筷子上有一些霉菌。虽然旧筷子不用了,很多朋友是放在筷笼子里。时间长了,就把新筷子上也沾染了一些霉菌。
③、容易混用。像很多家庭的旧筷子没扔,又买了新筷子,都放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可能混用了,但是老旧筷子可能发霉了,所以就很不健康。
所以说,对于老旧的筷子,要妥善处理,尽量不要与新筷子放在一起。
木筷子上的出现霉菌该如何处理?
1、用生姜片擦洗
在热水里加入食盐,将水搅拌均匀,将家里发霉的木筷浸泡在水里一段时间,把筷子从水里拿出来,平铺在菜板上,把直径稍宽一点的生姜切片,用生姜片反复擦拭发霉的木筷,对筷子进行擦洗大约两分钟,去除霉斑后,然后用热水冲洗就可以了。
2、用淘米水洗
将发霉的筷子浸于淘米水中,再加盐或碱擦洗,然后用热水冲洗刷净,洗净后在菜板上倒点醋,放到太阳下晒干,再用清水洗净,发霉的筷子就可以重新使用了。
、用白醋清洗
把白醋倒入锅里,再加入适量的清水,这里要注意白醋要调的稍微浓一些,在把筷子放进去煮20分钟之后关火,先不急着把它捞出,让它在里面待上5分钟后在用冷水冲洗干净,晒干就可以了。
4、用钢丝球清洗
一般家里难以洗掉的污渍我们都是用钢丝球使劲的擦,去掉筷子上的霉一样也可以这么做。筷子上有霉斑的话可以先用不锈钢的钢丝球或者砂纸将有霉菌的地方进行打磨和擦拭,磨损掉有霉菌的部位,再用清洗剂进行清洗。
日常洗筷子的个误区,95%的家庭都会犯,你中了哪个?
成把搓洗
相信很多人洗筷子,都是成把搓洗的,像这样——
但这样做容易破坏筷子表面的保护层,使得筷子出现凹槽、裂缝,从而让外部的残留物嵌入其中,滋生细菌、微生物。
时间长了,这些微生物便会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
建议大家洗筷子时,最好用柔软的洗碗布一根根清洗,虽然麻烦,但能减少筷子摩擦,避免筷子表面损坏,也洗得更干净。
没沥干就放入筷篓
筷子洗完后,别急着放入筷篓,待其表面的水分沥干再放。
这是因为,筷篓的内部环境比较密闭,不通风,筷子长时间处于湿漉漉的状态,容易发生霉变。
若此时筷子未清洁到位,还有少数的食物残渣滞留其上,也会导致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另外,筷子篓最好选择镂空的,既保证通风,也能避免积水。
洗完后小头朝下放
筷子洗完,有的人习惯将筷子小头朝上放入筷篓,而有的人习惯小头朝下。那哪种才是正确的呢?
答案是:小头朝上。
小头朝下时,筷子身上的积水便会流到小头部位,而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利于细菌滋生;若遇上存放空间不透气、筷子上的食物残渣未清洁干净等情况,还会助长细菌繁殖速度,导致霉变。
此时再用筷子吃饭,就很容易将这些细菌、霉菌吃进肚子了,而其中或许就有黄曲霉毒素。
反之,小头朝上,其所接触的空气更为流通,也更容易保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
关于筷子的清洁以及日常护理,你要了解!
1、定期更换筷子,使用不超三个月。
筷子的颜色会随着使用频率慢慢变深或者变浅,筷子颜色的变化主要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食物、空气、洗涤剂以及筷子上的残留物所导致。
当然,细菌长时间的附着堆积也是筷子变色的一个主要原因。建议三个月左右请更换一次筷子。
2、拒绝“湿存”,筷子烘干再储存,避免霉菌滋生。
大多数家庭使用的筷子都是竹筷或者木筷,大家习惯洗净筷子后直接放入橱柜或筷子筒中,但此时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滋生霉菌,导致筷子表面发霉甚至“长毛”,长此以往对于健康存在威胁。
建议每天洗完筷子晾晒或者烘干完全后再放入橱柜,另外定期煮沸消毒(每周沸水煮制半小时),降低健康隐患。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