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pf.39.net/bdfyy/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妇产科是一个风险系数比较高的科室,在大多数女人的感知中,妇产科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科室,但其实妇产科医生守护的是女性的健康,迎接的是新生命的降生,因此妇产科又是“女人幸福的港湾,母婴温馨的家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刘梅香说:“妇产科是一个幸福温馨的科室。”
我受命采访刘医生,刚到刘医生的诊室,看到刘医生坐在屋子的一角有序地给病号看诊。她齐耳短发,慈眉善目,操着一口不很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温和。聆听与探询中患者的病情已了然于心,然后熟练地操作电脑,写病例,开处方。让人不由得想起王安石的那首《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刘梅香医生,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同年7月医院,一直从事妇产科医疗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月经病以及宫颈疾病。担任妇产科主任15年,医院和卫生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刘医生在妇产科病房时,顺利地接生过无数的新生命,其间的疲惫与紧张自不待言,欢乐与泪水也时常上演。在一次孕妇难产的抢救过程中,她带领妇产科一班人马争分夺秒,有条不紊,齐心协力,将产妇与婴儿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当紧张肃静的产房传来令人激动、响亮的啼哭声时,产房内外顿时欢呼雀跃,喜悦的泪水、幸福的微笑、新生命的呐喊,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在又一起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抢救过程中,产妇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晚上8点,科室医院,她们扔掉一天的疲惫,全神贯注地参与到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中。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连接备用;三条静脉通络不停地调速、更换;合血、取血、吸氧、保暖……在心电监护仪传来令人紧张窒息的警报声中,逐项抢救工作环环相扣,有序地进行。在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中,希望一点一点地点燃,产妇宫缩逐渐恢复了,流血减少了,血压回升了,生命体征的平稳在宣告:产妇的子宫保住了!当她们把产妇安全送回病房时,看到家属们感激的泪光,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乌有,听着家属们感激的话语,周身如沐冬日暖阳般地熨贴。那一刻,她们更加明白了医护人员的使命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职责的履行,对梦想的坚守。她们要用自己最温暖的话语、最贴心的服务、最精湛的技术让患者获得最满意的治疗。
女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磨难。孕期带来的不适感,分娩带来的撕心裂肺的十级疼痛,是大多数女性人生必须迈过的坎。也有一些女孩从第一次来“大姨妈”,可能苦难就开始了。一边流血不止,一边疼得在床上打滚,一月一事的“痛经”折磨得她们死去活来。小静同学就是这样一个姑娘,正在上高中的她,每每被月事折磨,刚医院看病,以为本也如此,忍受即可。后来实在忍受不了,医院妇科看医生,刚好刘医生接诊,一番望闻问切后,刘医生明白女孩属于宫寒症,年纪轻,在外求学,不懂得保养身体,经常吃生冷辛辣食物,又不注意保暖,导致“痛经”经常发生,愈演愈烈,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刘医生一方面给小静同学开一些中药汤剂按时服用,另一方面让她买来暖水袋熨暖腹部,还嘱托她在饮食上注意忌口。一段时间之后,小静同学痛经的症状渐渐缓解消失。以后凡是同学中有谁出现类似的症状,小静同学就医院找刘医生诊治,说刘医生是神医,药到病除。
刘医生年8月退休,被医院反聘。近二年离开病房,不再担任妇产科主任工作,固定坐诊,致力于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及更年期综合征,今医院“优秀专家”称号。有个渑池县的病人,三十多岁,多年不孕,在当地及洛阳市多次治疗未果,经病友介绍找到了刘医生,刘医生详细询问病史,耐心开导,精心调治,三个月后,病人怀孕,于去年5月足月分娩一男婴。病人一家高兴坏了,直夸刘医生是送子观音。
上个世纪因计划生育给妇女上的节育环,在现今生育政策宽松的环境下,取环是常见的小手术之一。年纪轻的取环尚且容易,年纪大已经绝经的,节育环放置时间太久了,想要取出来就成了一个难题了。老马因害怕取环疼痛就一直迁延着,拖到绝医院取环。经刘医生检查发现,由于时间太久,环已嵌入肉里,无法正常取出。老马忧心忡忡,愁容满面,护士周小乐宽慰她说:“放心吧!还没有刘医生取不出来的环。”护士姜会卿也自豪地对她说:“放心,刘医生专攻疑难杂症。”刘医生为老马开了一周的药,嘱咐她药吃完后再来行取环术。七天很快过去了,医院,因怕疼,要求用麻药,刘医生说先看看情况再说,检查后发现情况比一周前好多了,但还是不能顺利取出,刘医生耐心地一边和老马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一边小心地试探,晃动,勾拉,终于顺利取出了埋在她子宫里二十多年的节育环。刘医生还直夸老马坚强,老马也动情地对刘医生说:“认识你真好,可卸掉了压在我心头多年的包袱!”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最苦最累妇产科。”刘医生在妇产科坐诊,每天按时上班,却没有按时下过班。一天的门诊量差不多有四、五十个,最少也有二十多个。据不完全统计,已婚妇女中患有宫颈糜烂、盆腔积液、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比感冒还要普遍。每天都是排着队的患者,刘医生上班一坐就是半天,除了患者必要的检查和小手术,老半天都起不来身。她得有多么强大的定力才能在这熙攘、嘈杂、焦虑、无奈、恐慌的环境中安之若泰。她每天为无数的病患排忧解难,自己身体的不适只好暂时忍着,只有等下班病人彻底走完后才能去给不舒服的小腹做做理疗,按摩一下。
她跟我聊起这些时,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看到病人在我们的精心治疗下康复时,觉得很幸福,所有的委屈和劳累都荡然无存了。”是啊!刘医生自己也年事已高,难免会有身体上的各种不适,但是她目睹了太多渴望的眼神,所以才更加执着坚定,永不放弃。她牵挂更多的是患者的病痛,是医院的声誉,是中医药的发扬广大。有多少像刘医生一样本该颐养天年的人如今还奋战在医疗第一线,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真诚,发挥着自己的一份余热。在这蕴藏着温情爱心和责任担当的幸福的港湾里,是她和她们用真诚、汗水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的爱之歌。医院的大门,看着满天的晚霞,我不仅感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作者简介
关妙琴,教师。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认真地老去。
朗读者简介周琳,笔名林子,义马市小学老师,自小喜欢文学,愿结识更多的朋友,以文化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投稿注意事项
1、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