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炒菜只在中国有,欧美国家却没有是

文/非凡科普

你还记得北京冬奥会的菜单上有多少道菜吗?你知道中国美食有多少种烹饪方式吗?作为吃货中的一员,你是否知道,在我国常见的炒菜,在欧美国家几乎没有,是他们太懒还是另有隐情呢?

欧美国家为啥不炒菜

说到美食,相信很多小伙伴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什么锅包肉、酸菜鱼、宫保鸡丁、夫妻肺片,一个个简单的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能给你变着法的做出十几道不同的菜系。

炒菜,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里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做菜手法了,我还记得我学会的第一道菜就是酸辣土豆丝。

起锅烧油,葱姜蒜爆香之后,就把洗净切好的土豆丝一股脑倒进锅里,加上调料之后就开始不用脑子的翻炒,炒到什么程度呢?对于我这种没有级别的厨房菜鸟来说,夹起一根尝一下,熟了就能出锅。

当然正宗的高级厨师,每一道菜都有严格的火候以及时间上的掌控,但你别看炒菜这个简单,其实它是我们中国厨房独一无二的做法,因为不管是欧美国家的西餐厅,还是日式料理中,都看不到炒菜。

如果你有海外的留学经历,你就会发现,除了那些中国餐馆,外国人吃蔬菜根本不会炒,基本都是拌着沙拉生吃,再不济就是过水焯一下,难不成就是嫌麻烦,所以从来不炒菜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欧美人有多“彪悍”?

前没有一宅30天的坐月子,后没有捧着保温杯喝热水,现在就连美味又好吃的炒菜都没有,这还真不是他们懒。

首先,饮食习惯的不同,其实不同国家都有着不一样的饮食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习惯会深入人心。

相较于爆炒来说,欧美人更喜欢吃披萨、牛排,而且很多欧美地区的很多食物都属于半成品,买回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加工就能端上桌。

其次,环境的不同,欧美很多地区气温偏低,所以在制作美食的时候,要考虑食物的温差感,如果是炒菜的话,可能还没等上桌菜就凉了,所以你看他们基本就是面包和沙拉。

再者就是文化的不同,中国人对铁器的使用非常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家庭还会使用铁锅做菜,因此炒菜很早便出现了。

而欧美国家对铁的应用较晚,他们在对食物加工上主要以蒸、煮进行,后来才发展出一种油炸。

还有就是,我们国家对食物的要求很高,不仅讲究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还要同时满足味蕾和身体需求。

而西方人则认为,越简单的制作方法,越能保留住食物原本的口感和营养,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人都长得人高马大的原因,毕竟食物中的影响一点也没浪费。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历史遗留问题,欧美的历史发展较晚,并且是游牧文明,食物也基本都是肉类,所以也没有人愿意深入研究烹饪方式,只有单一的烤肉。

其实中国古代文明中筷子的出现亦是如此,那么你知道筷子是怎么出现的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你知道筷子的来历吗?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筷子在中国古代叫“箸[zhù]”,它是我们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筷子的材料多种多样,比如竹、木、骨、瓷、玉、金属、塑料等等。

筷子最早发源于中国,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有美食学者认为,筷子是商周时期出现的,当时人们在烹饪食物时,喜欢将食材切成小块,用容器盛着吃,而要想把小块食物放进嘴里,必须借助餐具,所以筷子就诞生了。

但历史专家并不认同,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的餐具不只有筷子,还有勺子,并且当时人们吃饭时,筷子只能用于夹羹中的菜,不能用筷子吃米饭。

如此来看,似乎羹的出现就是筷子出现的时候,在秦汉之前,羹都是出了饭之外最主要的食物,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

当时人们的所有事物,基本都用煮的方式,米、豆等煮完就是饭,菜肉煮完就是羹,这一方法一直流传到汉朝时期。

其实不管筷子一开始出现在什么时代,都不能否认中国的饮食文化是超前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欧美人做菜的时候考虑的是怎么做才能使用刀叉吃,而我们则考虑的是怎么做才能好吃。

筷子就像中国美食一样,在不断的发展中进化,但本质始终初心不改,那么你觉得是中国美食好吃,还是国外美食好吃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yy/11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