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筛查
前不久,26岁的女孩小丽被告知患上了子宫颈癌,这让她平静的生活备受打击。小丽说,起初只是感觉白带变黄,并且黏性变大,且有增多现象,后来发现在进行性生活之后出现阴道流血等症状,去医院一查竟然没想到是子宫颈癌。
现实生活中调查发现,大部分女生不知道要做子宫颈癌筛查。
01是否有必要做子宫颈癌筛查?子宫颈癌目前仍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新发病例超过50万。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大类型。半数以上子宫颈癌患者未曾接受过恰当筛查。子宫颈癌筛查能减少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早期子宫颈癌的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预防浸润性子宫颈癌发生[1]。
02用什么筛查方法,做哪些检查?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发生子宫颈癌的重要决定因素(感染风险增加,清除HPV能力受损)。性活跃女性中HPV感染率很高(年轻女性尤为明显),大部分年轻女性8-24月内可自行清除HPV感染。虽然在30岁以上人群中HPV感染率下降,但持续感染可能性增加。据统计,HPV16型和HPV18型持续感染引起约70%子宫颈癌和50%子宫颈癌癌前病变[2]。
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采用专门的子宫颈刷和液基保存液对子宫颈的细胞进行刷取和保存。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差。
Tips:月经期避免TCT检查,检查前至少48小时内禁止性生活、阴道灌洗或使用阴道栓剂等。患子宫颈炎或阴道炎患者,最好在治疗后再进行TCT检查。如发现原因不明的阴道排液或不定期的阴道流血,考虑可能与子宫颈或其他生殖道恶性肿瘤有关,应立即接受TCT检查[1]。
03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做筛查?在美国,对免疫功能正常的无症状女性,推荐开始子宫颈癌筛查的年龄为21岁(无论何时开始性行为)[3]。其他国家可能略有不同,通常为20岁~25岁之间。
21岁~29岁:仅采用TCT,不建议行HPV检测筛查(不管是单独检查还是联合检测),每3年一次;
年龄≥30岁女性建议:优选联合检测:TCT+HPV,初始两种结果均阴性,可每5年一次。可接受每3年1次TCT。不推荐单独检测HPV[6]。
停止筛查时间:停止筛查年龄取决于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及既往筛查是否充分(美国年满65岁且最近子宫颈癌筛查结果正常的女性可停止筛查[4],澳大利亚建议女性74岁后停止筛查[5])。若存在子宫颈癌危险因素,接受筛查年龄上限可能因危险因素而异,建议持续筛查至80岁。若既往有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病史,则应诊断后至少接受20年的筛查。既往筛查不充分应继续接受筛查。
04筛查有问题,是不是就是得子宫颈癌了?答案是,不一定。
1)HPV感染≠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大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进展的风险很小。持续性的病毒感染有发展为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或子宫颈癌的可能。
2)子宫颈上皮细胞病变≠子宫颈癌:大部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具有癌变潜能,需要及时治疗。
3)子宫颈糜烂样改变≠子宫颈癌:子宫颈糜烂样改变是一种生理性的柱状上皮异位,并非真性糜烂,更不能称之为疾病[1]。
05接种过HPV疫苗,还需要进行筛查么?
为什么接种过疫苗,还是感染了HPV?
筛查有问题的话接种疫苗还有意义么?
根据指南,不管是否有HPV感染和子宫颈病变,在疫苗年龄允许范围内,都可以自行选择疫苗接种。然而,现有的子宫颈疫苗只能预防几种类型的HPV感染。值得强调的是,接种疫苗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HPV疫苗不能取代子宫颈癌筛查。即使接种了子宫颈癌疫苗也要定期筛查。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第九版.
[2]EGalani,CChristodoulou.Humanpapillomavirusesandcancerinthepost-vaccineera,ClinMicrobiolInfect,Nov;15(11):-81.
[3]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ScreeningforCervicalCancer: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