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真题练习

1.初产妇,29岁。妊娠41周,枕右前位,骨盆测量正常,宫口开全1小时,胎心88次/分,胎头S+3。在吸氧同时,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B.产钳助产术

C.应用前列腺素加强宫缩D.立即行剖宫产术

E.等待自然分娩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①本例胎心率88次/分(正常值~次/分),说明急性胎儿窘迫,应立即结束分娩,故不答E。②尽快结束分娩的方式有两种:若胎先露≥S+3,经阴道分娩;若胎先露≤S+2,应行剖宫产。本例胎头S+3,应经阴道分娩,故不答D。③为尽快结束分娩抢救胎儿,应行产钳助产(B)。在第二产程,产钳助产要较静滴缩宫素、应用前列腺素助产快得多,因此在胎儿宫内窘迫的危急情况下,应首选产钳术助产,AC只是辅助治疗。④解答此类试题时,请记住原则:S+3表示胎头已接近骨盆出口,因为坐骨棘平面距骨盆出口约5cm。因此胎先露≥S+3,应经阴道分娩;若合并胎儿窘迫,应加行产钳助产;胎先露≤S+2,应行剖宫产。

(2~4题共用题干)28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2小时,枕右前位,胎心好,骨盆外测量正常,B超测胎头双顶径9.3m,羊水平段3.8cm。

2.最正确的处理应是()

A.行剖宫产术B.静脉滴注缩宫素

C.缓慢静注能量合剂D.肌内注射维生素K1

E.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越是评估羊水量的常用方法,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AFV)≥8cm为羊水过多,AFV≤2cm为羊水过少。本例羊水平段38cm,故羊水量正常。影响分娩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力、产道和胎儿因素,本例规律宫缩说明产力正常,骨盆外测量正常说明骨产道正常,胎儿胎心率、双顶径、羊水及孕周均正常,因此本例的正确处理是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自然分娩(E)。剖宫产主要适用于头盆不称、产道狭窄。静脉滴注缩宫素常用于治疗协调性宫缩乏力。缓慢静注能量合剂无产科特异性。肌内注射维生素K1常用于合并肝疾病的产妇。

3.若产妇宫缩正常,胎头降至+3,宫口开大4cm,此时最正确的处理应是()

A.人工破膜B.静脉滴注缩宫素

C.让产妇于宫缩时加腹压D.行温肥皂水灌肠

E.行剖宫产术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胎头降至+3(S+3),可经阴道分娩,由于宫口未开全,可行人工破膜以加速产程进展(A)。本例宫缩正常,无需静滴缩宫素。让产妇于宫缩时屏气增加腹压,常在宫口开全时使用,过早使用将造成产妇疲劳,使产程延长。肥皂水灌肠主要适用于初产妇宫口开大<4cm。胎头S+3,不应剖宫产,剖宫产仅适用于S≤+2者。

4.若宫口开全,宫缩减弱,肛查发现盆腔后部空虚,S=+4,阴道检查胎头前囟在骨盆左前方,此时的处理方法应是()

A.行剖宫产术

B.会阴侧切,转正胎头,产钳助娩

C.吸氧同时静注地西泮

D.静脉滴注缩宫素加速产程进展,经阴道自娩

E.静注葡萄糖液内加维生素C,同时肌注哌替啶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本例宫口开全,S=+4,应经阴道分娩,严禁行剖宫产。肛诊发现盆腔后部空虚,提示枕后位。阴道检查若矢状缝在骨盆左斜径上,前囟在骨盆右前方,诊断为枕左后位;若矢状缝在骨盆右斜径上,前囟在骨盆左前方,则为枕右后位,故本例应诊断为持续性枕右后位。处理时,应徒手将胎头枕部转向前方,使矢状缝与骨盆前后径一致,可加行会阴侧切和产钳助产(B对)。CD常用于治疗协调性宫缩乏力。E常用于治疗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5~6题共用题干)女,30岁。妊娠40周,临产12小时后在产钳助娩下分娩一g女婴,胎儿娩出后15分钟胎盘人工剥离取出,检查胎盘无异常,继之发生阴道大量流血。

5.该产妇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产钳引起的软产道裂伤B.胎盘残留

C.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D.子宫内翻

E.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

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患者产后24小时内发生阴道大量出血,应诊断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宫缩乏力(C)。巨大胎儿(体重>g)可致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是导致宫缩乏力的常见病因。软产道裂伤常表现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血,本例为胎盘娩出后出血,故不答A。本例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无异常,故不答B。子宫内翻不属于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故不答D。凝血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常表现为胎儿娩出后阴道持续流血,且血液不凝固,故不答E。

6.下面的处理不恰当的是()

A.迅速补液B.按摩子宫

C.配血D.刮宫术

E.子宫注射或静脉滴注缩宫药物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D

ABCE均属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不应行刮宫术(D)。

7.初产妇,28岁。孕足月临产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自然破膜1分钟后出现烦躁不安、呛咳、呼吸困难、发绀,数分钟后死亡。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破裂B.重度胎盘早剥

C.重度子痫前期D.子痫

E.羊水栓塞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①羊水栓塞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不恰当的应用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在宫缩期内人工破膜都是常见病因。本例临产后使用缩宫素,破膜后产妇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立即死亡,应首先考虑羊水栓塞(E)。②子宫破裂、重度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都不会在数分钟内死亡,故不答ABC。子痫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常表现为抽搐、昏迷,而不是呼吸困难、呛咳,故不答D。

8.初产妇,23岁。妊娠40周,临产8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下腹疼痛,拒按,胎心听不清,查体见下腹部近脐下方一环状凹陷,导尿为血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羊水栓塞B.子宫破裂

C.先兆子宫破裂D.重型胎盘早剥

E.急性阑尾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①初产妇临产后查体见下腹部近脐下方一环状凹陷,此为病理缩复环,是先兆子宫破裂具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患者临产后8小时烦躁不安,下腹剧痛,胎心不清,病理缩复环,血尿,应诊断为先兆子宫破裂(C)。②羊水栓塞常表现为分娩过程中产妇突发气急,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昏迷,呼吸循环衰竭。子宫破裂常在先兆子宫破裂的基础上发生,表现为突发下腹撕裂样疼痛,子宫收缩骤然停止,全腹压痛反跳痛,胎心消失,腹壁下可扪及胎体。重型胎盘早剥常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史,子宫呈板状硬,胎位不清,阴道出血。急性阑尾炎常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9.关于女性生殖道防御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阴道黏膜为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强

B.正常阴道菌群以乳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

C.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防止外界污染

D.妇女正常月经可增加宫腔感染机会

E.阴道正常为碱性环境,可抑制病原体生长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①阴道黏膜是由非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组成,抗感染能力强。②正常阴道菌群中,以乳杆菌为主。③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掩盖阴道口、尿道口,可防止外界微生物污染(C对)。④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形成月经,是清除宫腔感染的有利条件,并不是正常月经增加宫腔感染机会。⑤阴道内的乳杆菌可使糖原分解为乳酸,维持正常阴道的酸性环境(pH≤4.5),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称为阴道自净作用。

10.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标准不包括

A.线索细胞阳性

B.阴道分泌物增多伴外阴瘙痒

C.胺臭味试验阳性

D.阴道分泌物pH值>4.5

E.匀质、稀薄、灰白色阴道分泌物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①下列4项中有3项阳性,即可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匀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阳性;阴道分泌物pH>4.5;胺臭味试验阳性。②B为滴虫阴道炎的特点,故答B。

(11~13共用答案)

A.均匀一致,灰白色

B.稠厚,呈凝乳状或豆渣样

C.脓性黄绿色泡沫状

D.稀薄,呈淡黄色

E.黏液脓性

11.滴虫阴道炎的分泌物特征

12.细菌性阴道病的分泌物特征

13.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分泌物特征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11.C12.A13.B

11.滴虫阴道炎的典型阴道分泌物呈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C)。分泌物呈脓性是因为分泌物中含有白细胞若合并其他感染则呈黄绿色;分泌物呈泡沫状、有臭味是因滴虫无氧酵解糖类,产生腐臭气体。

12.细菌性阴道病为均质、稀薄、灰白色阴道分泌物,常黏附于阴道壁(A)。13念珠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分泌物由脱落皮细胞、菌丝体、酵母菌假菌丝组成,其特征为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B)。萎缩性阴道炎为稀薄、淡黄色白带(D)。衣原体性阴道炎的白带呈黏液脓性(E)。

14.生殖道感染淋病奈瑟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输卵管炎B.盆腔腹膜炎

C.宫颈黏膜炎D.子宫内膜炎

E.输卵管积脓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生殖道感染淋病奈瑟菌可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其中以输卵管炎最常见。

15.盆腔炎性疾病的最低诊断标准是

A.血C反应蛋白升高

B.体温超过38.3℃

C.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D.宫颈脓性分泌物

E.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年美国CDC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标准:①最低标准: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②附加标准:体温>38.3%C;官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湿片见到大量白细胞;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③特异标准:子宫内膜活检证实为子宫内膜炎;经阴道超吉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或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炎性疾病征象。

16.下列表现属于宫颈癌Ⅱ期的是

A.原位癌

B.癌局限在宫颈内

C.超出宫颈,未及盆壁,侵及阴道上2/3

D.癌侵及盆腔壁及阴道下1/3

E.癌超越骨盆,或累及直肠、膀胱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请牢记。①I期是指肿瘤局限在子宫颈(扩展至宫体将被忽略):IA为镜下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5mm,宽度≤7mm;IA1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IA2间质浸润深度>3mm且<5mm,宽度≤7mm。IB为肉眼可见癌灶局限于子宫颈,或镜下病灶>IA;IB1临床癌灶≤4cm;IB2临床癌灶>4cm。②Ⅱ期是指肿瘤超越子宫,但未达骨盆壁或未达阴道下1/3:ⅡA肿瘤侵犯阴道上2/3,无宫旁浸润;ⅡA1临床癌灶≤4cm;ⅡA2临床癌灶>4cm;ⅡB有宫旁浸润,但未达盆壁,ⅡB1临床癌灶≤4cm;ⅡB2临床癌灶>4cm。③Ⅲ期是指肿瘤已扩展到骨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1/3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ⅢA为肿瘤累及阴道下1/3,没有扩展到骨盆壁;ⅢB为肿瘤扩展到骨盆壁,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④Ⅳ期是指肿瘤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和(或)直肠:ⅣA肿瘤侵犯邻近的盆腔器官;ⅣB期远处转移。本题A为0期,B为IA期,C为Ⅱ期,D为Ⅲ期,E为ⅣA期。

17.女,45岁。同房后阴道流血3个月,G5P1。妇科检查:宫颈重度糜烂状,下唇息肉样赘生物,直径2cm。三合诊宫颈旁组织无异常。取宫颈赘生物送病理检查,提示宫颈鳞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根治性放疗

B.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C.筋膜外子宫切除术

D.子宫颈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E.宫颈雏形切除术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灶局限于宫颈,无明显宫旁浸润,癌灶<4cm,应诊断为宫颈IB1期,其治疗首选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必要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B)。

(18~19共用答案)

A.阔韧带肌瘤B.肌壁间肌瘤

C.宫颈肌瘤D.黏膜下肌瘤

E.浆膜下肌瘤

18.临床最常见的子宫肌瘤是()

19.易阻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的是()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18.B19.D

18.子宫肌瘤按肌瘤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占所有肌瘤的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子宫肌瘤。浆膜下肌瘤占20%,黏膜下肌瘤占10%~20%。

19.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宫腔,表面仅为黏膜层覆盖,可阻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症。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均向子宫腔外生长,不会影响受精卵着床。

20.初孕妇,32岁?妊娠20周,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剧烈腹痛1天,无阴道流血。查体:T38.2℃。血常规:WBC10×/L,N0.75。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肌瘤囊性变

B.子宫肌瘤蒂扭转

C.子宫肌瘤合并急性阑尾炎

D.子宫肌瘤合并感染

E.子宫肌瘤红色样变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①子宫肌瘤红色样变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为肌瘤的特殊类型坏死。患者可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本例应诊断为子宫肌瘤红色样变(E)。②子宫肌瘤囊性变不会出现剧烈腹痛。子宫肌壁间肌瘤不会出现蒂扭转。急性阑尾炎常表现为右下腹痛,但不会很剧烈,血常规多有白细胞显著升高。子宫肌瘤合并感染病情发展不会如此迅速,且不会出现剧烈腹痛。

医师考试的时间安排

是这样的

↓↓

实践技能年06月10—06月23

笔试一试年08月20—08月21

笔试二试年11月13—11月14

21年医师课程已开课,昭昭团队老师,带您系统复习,高效备考。想要用最少的时间快速提分、通关?那就加入我们吧!助你高效、省时、省力通关

48天

年医考倒计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yy/9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