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及HPV疫苗,常见知识问答

一、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

HOT

01

宫颈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量研究数据证明,几乎所有宫颈癌病例(99%)都与生殖器官感染HPV有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HPV感染后持续存在,首先会导致癌前病变,如果癌前病变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一般经10~20年的时间可发展为宫颈癌。

HOT

02

HPV有哪些型别?不同型别有什么区别?

HPV感染是最常见的生殖道病毒性感染,目前已发现HPV有多种型别,其中约40种型别会感染生殖道,感染部位包括阴茎皮肤、外阴、肛门、阴道、宫颈和直肠。根据致癌性的不同,HPV分为高危型别和低危型别两大类。高危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共12种。其中,约71%的宫颈癌和HPV16和18型感染相关。低危型别包括HPV6和11型,约90%的生殖器疣与其相关。

HOT

03

HPV会通过哪些途径感染?

HPV是一种极易感染人体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的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感染,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要高于某些性传播病原微生物,如HIV。大多数HPV感染者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他们可以继续将病毒传染给性伴。HPV感染非常常见,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研究显示,有性行为的男性和女性生中感染HPV的几率高达85%-90%。HPⅤ的感染途径除了性行为外,还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如手接触了HPV污染的物品后,常发生在如厕、沐浴时有可能将病毒带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触到带有HPV污染的浴巾、内衣等,也有可能被感染。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OT

04

如果得了HPV感染,就一定会进展为宫颈癌吗?

不一定。因为HPV感染后大约90%的人会在两年内自动清除,感染低危型HPV不会发展为宫颈癌,即使持续感染(一般定义为两年)了高危型的HPV也仅有10%的人经过10~20年的时间可能发展为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而且从HPV感染发展成低级别病(LSIL)和高级别病变(HSIL)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即便是高级别病变也可逆转到低级别病变,而低级别病变不做任何治疗也可消退,但一定要随访。高级别病变一定要及时治疗(妊娠期除外)。

HOT

05

什么人有患宫颈癌的危险?

几乎所有有过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感染HPV,所以都有患宫颈癌的潜在危

险。此外,从未做过宫颈癌筛查的妇女是宫颈癌的高危人群。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会更高。另外,过早性生活、多性伴或性伴有多性伴、性伴有宫颈癌史的性伴、男性生殖器癌、多孕多产、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HIV感染、吸烟或吸毒、免疫功能低下、有过子宫颈上皮內病变、阴道癌病史者、低收入人群等都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HOT

06

宫颈癌有哪些预防措施?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宫颈癌防控策略包括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如果筛查结果为异常/阴性,需要尽快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以便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根据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如果筛查结果未见异常,至少每3~5年筛查一次,筛查间隔的确定与所选用的筛查方法有关。为减少性传播感染的机会,性行为活跃的人群要注意建立安全性行为。如:推迟初次性生活的时间,正确使用避孕套,尽可能减少性伴的数目等。因为吸烟会增加感染高危HPV及发展为宫颈癌的几率,因此要尽早戒烟。

二、宫颈癌预防相关问题

HOT

01

宫颈癌可以预防吗?

由于HPV是宫颈癌的致癌病毒,几乎所有宫颈癌病理样本中都能找到HPV,所以预防HPV感染就可以预防宫颈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内的国内外权威机构都明确指出,接种HPV疫苗是宫颈癌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HPV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获得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内的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

HOT

02

接种前是否需要进行HPV相关检测?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在接种HPV疫苗前不需要进行HPV检测。年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在《委员会意见:HPV疫苗接种》中指出,接种前不推荐进行HPVDNA检测。年美国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ACIP)在《HPV疫苗接种推荐》中也指出,不推荐在接种疫苗前进行评估(比如,高危型别HPVDNA的Pap检测或筛查,特定型别HPVDNA检测,或者HPV抗体检测)。

HOT

03

接种HPV疫苗后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在接种HPV疫苗后,少数接种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如接种后局部的红、肿、热、痛等,也可能发生较严重的异常反应。因此,在疫苗接种后,一定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确定未发生异常反应才能离开。

HOT

04

接种HPV疫苗后,还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吗?

根据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所述,目前约有30%的宫颈癌不能通过接种HPV疫苗预防,所以所有25-64岁有性生活的女性即使接种过HPV疫苗,仍需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

三、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相关问题

HOT

01

癌前病变是怎么回事?

HPV感染引起宫颈细胞变化但尚未浸润到宫颈间质细胞的这段时间称为癌前病变,大多数女性在发展为癌症之前不会有任何症状。癌前病变可以10-20年都没有任何症状,直至发展为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组织学诊断术语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CIN1、CIN2和CIN3。定期筛查是唯一能早期检出病变的方法。如果发现有癌前病变应立即接受治疗,癌前病变的治疗是相对简单而有效的,而晚期宫颈癌较难治疗。

HOT

02

宫颈癌筛查包括哪些方法?应如何选择?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三种,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和醋酸肉眼观察(VIA)。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VIA方法简单,即刻就可出结果,但阳性检出率低,一般不作为首选,主要用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宫颈细胞学检查包括传统的巴氏涂片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LBC或TCT)两种,巴氏涂片历史悠久,医院,但漏诊率较高。现在一些大城市、大医院都已用TCT替代了传统的巴氏涂片,准确率得以提高。HPV检测始于21世纪初,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客观,但价格较高。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选择TCT+HP联合检测是最佳的筛查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种筛查方法都有可能存在漏诊,所以定期筛查很重要。此外,宫颈癌筛查不是诊断,发现异常后应进一步检查,进行确诊。ⅥA:醋酸肉眼观察。

HOT

03

哪些人应该进行宫颈癌筛查?

25-64岁的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女性都应该定期进行筛查,以便尽早发现癌前病变。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女性。

HOT

04

应该多久做一次宫颈癌筛查?

根据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我国推荐从25岁起开始筛查,64岁终止。选用的筛查方法不同,间隔的时间也不同。建议25-49岁女性选用细胞学方法筛查,每3年一次。30-64岁如果选择HPV检测可以每5年检测一次;如果选用细胞学筛查可每3年一次;如果选用ⅥA方法则要每年筛查一次。65岁以上的女性,若过去10年筛查结果阴性(连续3次细胞学检测阴性或2次HPV阴性),可不再进行筛查。子宫全切术后女性(因良性病变切除)可不筛查。

HOT

05

宫颈癌筛查是怎么做的?会不会很痛?

宫颈细胞学检査、HPV检测筛查都需要医护人员使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后,用小毛刷在宫颈口內,轻轻擦拭并釆集标本。醋酸肉眼观察法是医生暴露宫颈后直接涂抹醋酸。宫颈癌筛查属于无创性筛查,通常无明显的不适反应,因为要使用阴道窥器,有的可能会有轻微不适感。筛查不会对子宫产生任何不良影响。ⅥA检查可以立即出具检查结果,但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则需要将样本送到实验室,过一段时间才能出结果。

HOT

06

发视癌前病变,应如何治疗?

癌前病变的组织学诊断术语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根据严重程度分为CIN1、2和3。由于不同级别的CIN发展的趋势各不相同,所以采取的措施也不同。CIN1级有较高的自然缓解率,所以原则上无需治疗,但这些患者一定要临床密切观察随访。CIN2级和3级都属于重度病变,临床上需要干预治疗,不建议随访。治疗应遵循个性化的原则,根据病人的年龄、生育要求、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类型等情况决定釆取哪种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宫颈消融治疗和宫颈切除性治疗。更重要的是,癌前病变的病人即使经过治疗,也存在复发和进展的风险。需要遵医嘱定期随访,才能了解和掌握病情进展程度及治疗效果。

四、其它问题

HOT

01

宫颈糜烂需要治疗吗?会发展成宫颈癌吗?

现代观点认为,宫颈由于受性激素的影响,在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形成肉眼所见的所谓“糜烂”。如果宫颈癌筛查无异常,可不必治疗,但当“糜烂”面积大、分泌物多时可予物理治疗。特别要提出注意的是,治疗后尽管宫颈光滑,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的宫颈癌前病变或者宫颈癌表现为宫颈糜烂样外观,应当引起重视,并定期筛查。

HOT

02

宫颈癌有什么症状?

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可出现阴道异味、黄色和棕色的分泌物,异常阴道出血或性交后出血等,如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HOT

03

是否多性伴侣的女性更容易感染HPV?

有多个性伴侣就会使性传播感染HPV的风险增加。性伴侣越少,女性通过性传播感染HPV的可能就越少,包括感染致宫颈癌的多种HPV型别。然而,并不是只有多性伴侣的女性才会得宫颈癌。只要有性行为的女性就有感染HPV的可能,就有可能引起宫颈细胞病变进而罹患宫颈癌。

HOT

04

避孕药和宫内节育器会导致宫颈癌吗?

避孕药和宫内节育器会导致宫颈癌吗?避孕药和宫内节育器不会导致宫颈癌,他们可以避免意外怀孕。但目前有硏究发现长期口服避孕药(5年以上),可能由于无保护性行为(未采用避孕套),可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

HOT

05

HPV和HIV一样吗?都会导致艾滋病吗?

HPV(人乳头瘤病毒)和H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毒。HPV远比HⅣ容易感染。HPV可存活于皮肤和黏膜上,可通过皮肤和性接触传播,几乎每个有性行为的人都可能感染过HPV。而HⅣ则存活于精液和血液等体液中,必须通过体液之间的交换传播,离开体液不能存活。所以使用安全套对预防HⅣ通过性接触传播是十分有效的,而预防HPV感染作用不大,因为HPV可以在皮肤上存活。来源:医院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yy/9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