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套路你居然不知道这样看妇科当心被坑

某些医疗机构常常花样百出,以各种手段诱导患者接受治疗,打着“高大上”的旗号,实则为“消费陷阱”。

今天我们就以妇科为例

来解析一下这些医疗机构的

四大常见套路

01网络推广别轻信

很多时候,人们觉得身体不适,第一个念头,医院看病,而是先上网搜索一番。然后越看心越慌,总觉得自己可能得了什么疑难杂症。

网上这些医疗广告到底正不正规呢?隔着网络,你不知道是谁在回答你的疑问,还有那些所谓的专家,你也不知道其身份的真假。

划重点

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申请医疗广告审查。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不得发布医疗广告。发布医疗广告的有效期为一年,并严格按照核定内容进行广告宣传。

02免费优惠常有坑

一些医疗机构经常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或者派发各种免费卡打折卡,吸引顾客前来检查。

当你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广告时,请记得多留几个心眼。这种“优惠”活动往往暗藏陷阱。当你做完检查可能就会被告知,自己的身体不适,需要进行治疗。

而某些违法医疗机构声称“疗效好”的手术治疗项目,患者做完才发现治疗费用高昂。

根据相关要求,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自行设立医疗服务项目,但必须严格按照《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确定项目内涵及名称等,并按照规范开具合法收费收据。

也就是说,治疗项目的所有内容都要明明白白跟患者讲清楚。医疗机构须按规定明码标价,通过多种方式向患者公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温馨提示

医疗机构开展规范规定的医疗项目,其对外公示、收费的项目名称必须与规范规定的名称一致,不得加任何修饰。

如果你发现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项目相关公示信息存在虚假或者欺骗、诱导患者进行治疗的,请及时向卫监部门举报,我们将依法予以其行政处罚。

03治疗误区要当心

古有赵高指鹿为马,今有医生指着宫颈糜烂的报告单跟你说:哎呀,你得了多么严重的不治之症。

事实上,大学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已经取消“宫颈糜烂”这个病名,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

所谓的“宫颈糜烂”,其实是受雌激素影响后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柱状上皮外翻,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女性的B超检查单上常会出现“盆腔积液”这个名词。如果这时医生一口咬定那就是盆腔炎,你就得提高警惕了。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盆腔积液都是生理性积液,根本不需要治疗。宫颈糜烂和盆腔积液的治疗误区仅仅是一小部分,市民朋友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健康知识,避免被忽悠。

划重点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以虚假诊断、夸大病情或者疗效等方式,欺骗、诱使患者接受诊疗。

04物理治疗前知情

医疗机构须在开展物理治疗前应严格履行知情告知义务,并由患者或其亲属书面签署意见后方可实施。

实际上,此类物理治疗并不属于治疗疾病的特效治疗,仅仅是临床上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温馨提示

物理治疗主要采用光、电、热等物理因子进行非侵入性、非药物性的治疗,有消炎、镇痛、辅助药物吸收等作用,但并不能直接取代药物疗法。

卫监提醒

以上讲的套路你都清楚了吗?

卫监提醒市民朋友们提高警惕

如果遭遇了这些陷阱、骗局

记得拨打热线

向卫监部门举报投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龙华区卫生监督所

●男子遭监控曝光被罚50元!面露“轻松”称曾被罚千元

●一针水光针等于张面膜?爱美又怕副作用?靠不靠谱看这里!

●深圳国安门诊部一年抓两次!无证人员看诊!被罚十万再停业整顿!

你的转发点赞

是我们的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zl/10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