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是中国古代天子代表人民祭祀天地的祭礼,因为周公有开国之功,被分封于鲁并建立鲁国,周成王特赐他可以行禘祭之礼,但后世鲁国国君并没有这种资格,所以鲁君行禘祭本身就是僭越失礼。“灌”祭礼开始时,向天地献酒的仪式。孔子说:鲁君代表全体鲁国人民祭祀天地,多么隆重庄严的仪式,可从鲁君第一次献酒降神(把酒倒在地上)开始,我就实在看不下去了。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孔子说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有人问他该如何行禘祭之礼。孔子说:“连这个你们也不知道吗,那我也不知道。知道该如何行禘祭之礼的人,那治理天下的事都如同放在这里一样一目了然吧!”边说边指向自己的手掌。
拜祭天地祖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每逢重大节日,家长带领全家人祭天地、拜祖宗,仪式虽然简单,但是严肃庄重,内心充满敬畏。如今祭祀文化虽然已经逐渐淡化,但是场面越来越大、花费越来越高,祭祀活动俨然已经变成了表演秀,乃至参加亲友长辈的丧事,也是有的人不悲不喜,有的人走走过场,有的人来去匆匆,有的人情非得已。
古代祭祀时需斋戒沐浴,而沐浴的目的不仅仅是洗澡,更重要的是洗涤自己的内心。内心没有真正的敬意,无论是祭祀仪式、宗教仪式,乃至参加政治团体的各种仪式,只要手按在《圣经》上宣誓一下,就代表了内心的绝对真诚。冷眼旁观的人也不得不发出“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