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311/8736666.html
七月,酷热,暑假。
中伏多出的一旬,安抚不了机构的颤栗。本该热火朝天的暑期班,重拳监管之下,陡增凄凉。路边社隔三差五小道消息满天飞,有说一刀切禁止暑期补课的,有说多地试点不放寒暑假让老师负责在校看娃的,有说各大机构大规模裁员甚而至于下作到跟应届生单方面悍然毁约的,言之凿凿,实据杳杳,姑妄听之。然而,崩盘的股价,清晰地表明了资本的态度,这帮嗅觉灵敏的大佬眼里,机构们怕是要凉,就算不凉也得伤筋动骨,收益渺茫。
现在问题来了,机构真的会凉吗?
昔年白石老人论绘画,“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拾个牙慧,姑妄言之,机构妙在凉与不凉之间,太凉为惨案,不凉为祸患。
机构不能不凉。刻意内卷,贩卖焦虑,苦了家长学生,坏了教育风气,肥了机构自身。更有甚者,欲壑难填,本末倒置,妄图在现有教育体系之外另起炉灶重搞一套,视国家教育方针如浮云,当真狼子野心胆大妄为。桩桩件件,罄竹难书,不凉不足以平民愤。
机构不能太凉。整个教育培训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以千万计,直接砸了饭碗,动静太大,况且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客观存在。网约车能在出租车体系之外另立门户,根本原因在于出租车之外的出行需求是客观存在的,闲散运力同样客观存在,黑车屡禁不绝,堵不如疏,索性洗白,辅之以监管。成立校外培训监管司,信号明确,无非是机构们吃相过于难看,上头坐不住了,需要立个规矩教丫做人,倒不至于一锅端。
凉与不凉之间,终归有些抽象,继续展开聊聊。
太阳底下没啥新鲜事,不妨回忆一下前尘往事。曾几何时,莆田系医疗机构大行其道,广告铺天盖地,地方卫视、广播电台、报刊广告、街头宣传,无孔不入,尽皆沦陷,风头无两,当年一度硬生生撑起BAT之首的半壁江山。玩贩卖焦虑那套,莆田系算是祖宗。故老相传,上医治未病,莆田系同样喜治未病,然而,此未病非彼未病。一言以蔽之,没病当有病,小病当大病。比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就是个正常生理现象,莆田系以宫颈糜烂之名,恰了多少烂钱。再比如,打着科普之名,肆意传播伪科学,杜撰出一种正常男儿人人该当“关桐轮而行”的假象,不明就里的小伙伴,不免自卑,接下来,自然乖乖送钱。至于效果,止增笑耳。后来,出了魏某某事件。旋即,监管重拳出击,按地上摩擦。然而,资本终归强硬,时至今日,莆田系依然健在。当年的营销光环早已不复,莆田系大抵沦为让人齿冷的存在,机构本身避“莆田系”之名唯恐不及,夹起尾巴低调恰饭,倒也安逸。教育机构,可兹参照。
当前教育机构最为深远的祸害,在于乱俗伤风,败坏了整体教育风气,带歪了家长跟学生的认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风气一坏,正本清源可就难了。大多数中小学生智力水平相差不多,天资拔群或者智商堪忧的毕竟是少数,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在于勤奋与否自律与否,相较之下,学习方法本身可能并不那么关键,毕竟学科知识容量有限,只要上心,随便学学也对付得过去。顶级学生或许有对机构不屑一顾的自信,底层学生直接弃疗不必折腾,纠结的主要是中间群体,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用机构的保姆式监督体系,强行弥补自身惰性,但凡用心学了,无论主动被动,多少会有些提高,然而,机构所起的作用,究竟几何?真能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碾压在校教育?想来不见得。然而,目前的风气,已然塑造出一种机构万能的神话,机构自定的评价体系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常规升学,甚至打着合作的旗号,跟校方堂而皇之进行勾兑,直接把持渠道,输送利益,长此以往,不堪设想。
学习拉胯,欠债太多,固然是病,得治,无可厚非。然而常年在ICU躺着,自身毫无造血能力,说个难听话,终归不入流,并不是国家试图筛选出来有潜力的人才。甚至本身基础尚可,只是因为不够拔群,盲目迷信机构,连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念头都没有,这就有些滑稽了。医院治病,人间正道,医院送钱,属实错乱。然而,目前风气使然,不少家长竞相攀比,以给机构送钱为荣。机构甚至成为学生之间社交文化,别人都去机构,独独自己不去,形单影只,孤家寡人,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幸而,国家出手了。然而,社会风气的惯性终归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头部机构,吃体量的老本,有早年口碑加持,学会做人,自查自改,不踩红线,保证合规,即便稳中有缩,在未来若干年,尚能苟住。中小机构就没那么幸运了,不调整方向,大概率直接凉透。
围绕中小学学科教培,可能的转型方向,想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要么化整为零,走高端定制私教路线,夹起尾巴做人,在监管之外的狭窄缝隙游走,只要业务素质过硬且有稳定的私域流量,闷声发财倒也可期。
要么接受招安,从2C转向2B,作为乙方,被在校教育统购统销。目前多地探索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常规授课之外额外需要的教育服务,如果强行压在学校教师头上,着实有些勉为其难捉襟见肘。统一采购校外机构的服务作为必要的补充,似乎是个合理的选择。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司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含线上线下)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由这一职能推想,先规范再采购,倒也方便操作。
要么联手二流私立学校,整合资源,整合体系,洗白身份,从杂牌军摇身一变化身正规军,其终极形态,大约是依样画葫芦再造一堆老白干一中……
无论如何,之前机构们躺着圈钱的日子,注定一去不复返了……
拉拉杂杂扯了不少,来个图文收尾。
多年以后,机构们不时回想当年盛况……
唏嘘感慨,恍然一梦……
恨当年营销作死……
依然心存一丝翻身的侥幸……
最终,还是要痛苦地觉悟,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本身就不是个让人挣得钵满盆溢还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生意……
强行插了几张图,原因很简单,歌,人,机构,一语三关……
人生实苦,勉力自渡。如若不然,躺平吃土。
高考中考这个层面,理科无他,唯手熟尔……
终有一天,机构会恢复其本来定位。
那时,对花钱去机构这事,正常家长鞠一捧同情的泪,对自家娃合理定位,自助天助,学科范畴等闲不必霍霍钞票,不必借给结构送钱缓解焦虑,学有余力则全面发展学科外综合素质,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模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