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才是筷乐家庭的正确打开方式

围桌共食、相互夹菜

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习惯

它能一下子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但一盘菜无数双筷子夹来夹去

在推杯换盏间便给了

各种细菌大量传播的机会

1月17日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海南省“公筷行动”倡议书》

↓↓↓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在家里就餐时,用自己的筷子给家人夹菜,在菜碟中挑挑选选自己爱吃的部分,用嘴吹吹自己勺子里的汤随手喂给孩子......很多习以为常的用餐习惯,看起来满满的亲情和难得的放松惬意,可不知,自己的随意却给了各种病菌大量传播的机会。

合餐形式会带来健康隐患,幽门螺旋杆菌、乙肝病毒、手足口病等都可能在相互夹菜中进行传播。随着人们对餐饮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改进就餐习惯迫在眉睫。

自去年12月起,海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卫健委、省文明办在全省开展“公筷行动”,向广大餐饮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发出倡议:合餐时主动提供和使用公筷公勺,让健康、安全用餐从我做起,防范交叉感染、病从口入;既要做好“公筷行动”支持者,还要成为推广者,共同摒弃不良用餐习惯,弘扬中餐优秀文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用公筷夹菜、公勺舀汤,是既保证卫生又尊重他人的文明体现。”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处处长宁春杰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去朋友或亲戚家吃饭,常会看到用自用的筷子翻夹菜的情况,还有人为表示热情友好,特意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菜,有时他想用公筷,又怕别人误会,所以就餐时很尴尬。这种无奈,折射出当下公共场合就餐的一大陋习:缺乏公用餐具、没有分餐习惯,饭菜卫生状况难以保证。

关于公筷分餐,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深有体会,他说,过去家庭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少,但现在接触得非常频繁,他建议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或每人有专用碗筷。

“‘碗筷不分人、就餐不用公筷’,多种感染性疾病可能通过餐具快速传播,我们希望以家庭为单位,都加入到‘公筷行动’中来。从家庭餐桌开始,做到‘一菜一筷、一汤一勺’。”宁春杰呼吁,分餐、使用公筷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是防范“病从口入”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保护。

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徐晗溪通讯员张欣

编辑:吴春媚

值班主任:叶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ss/11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