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7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预习教

鲁迅先生是学生的噩梦,学习语文有3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其实鲁迅先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人,走进文章,了解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一、文体知识

回忆录,顾名回忆,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二、作者介绍

萧红(—),原名张迺莹,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散文集《牛车上》等。

鲁迅先生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他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三、初读课文1.生字注音

咳嗽调羹抹杀轻捷竭力揩学校校对

2.看拼音写汉字

chuǎn()气yù()ɡēdɑ()

3.词语解释

1.明朗:爽朗。

2.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3.安顿:安详,安稳。

4.竭力:做事使出自己全部的力气。

5.忧郁:忧愁苦闷。

6.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7.调羹:南方方言,普通话叫勺子或汤匙。

8.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

9.眼睛不济:眼睛不顶用、不发挥作用。

10.揩:擦,抹。

11.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

四、二读课文,解读结构

第一部分(1-13):写鲁迅先生的日常起居。

1.(1)写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

2.(2)写鲁迅先生轻捷的步伐。

3.(3-7)写鲁迅先生对朋友的关心

4.(8-13)写鲁迅先生的饮食和身体

第二部分(14-34):写鲁迅先生会见青年朋友。

(14-23)写“我”对先生的两次访问。

(24-26)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批评及关心、帮助。

(27-30)写校样纸挪作它用,但先生却“不以为稀奇”。

(31-34)写先生在百忙中陪伴客人、及时回复各位朋友的来信。

第三部分(35-67):写鲁迅先生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35-54)写鲁迅先生一天中繁忙的生活。

(55-60)写鲁迅先生在小事件中都能做到求真务实。

(61-63)写先生认真包裹好每一本要寄出的书。

(64-67)写先生竭尽全力,辛勤工作,为人类留下更多财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ss/11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