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153160.html有些人在学做菜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经常会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吃,而且做来做去,看网上别人都很成功,自己做的总是差强人意,久而久之,会有一种挫败感。感觉是不是自己很笨?是不是自己在这方面彻底无法开窍。为了说清楚,让我们仔细来分析整个做菜的三个过程:第一个:我们首先做菜都是先找一个菜谱。因为现在在网上菜谱很多,书店也很多,视频也很多,找起来很容易,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这些菜谱真的靠谱吗?”因此,如果你要是找到一个不靠谱的菜谱,你怎么做都会不好吃。所以做的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菜谱,而不是没做对。第二个:我们知道整个做菜过程其实步骤也大体差不多,就是洗菜,切菜,炒菜加调料。对于洗菜、切菜,再笨的人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无非就是洗的干净点,把菜切大切小,切粗切细。有的刀功很好,切的比较均匀,大部分人切的差点儿了,这出题。翻炒那更简单了,就是不停的在锅里翻炒。最重要是调味,没有掌握好。调料用量有技巧第三个: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在菜谱中,有很多新手无法掌握的描述。看起来步骤不算很复杂,那怎么会做出来的菜差别就这么大呢?做的不好,主要是指不好吃。不好吃,不是说这个菜熟没熟。没熟很简单,再加热一下就行,熟了不好吃,主要是味道不好吃。味道不对,没法下咽。而味道不对,那就是跟调料有关系。因为我们一个菜好不好吃,除了菜本身之外,剩下全部就是靠调料。那什么我们用调料,其实很简单,不就是油盐酱醋这些。为什么还会做出来不好吃呢?就是因为菜谱上这些数据写的不清楚。不清楚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就是菜谱本身就不对,就是乱写的。因为现在上传菜谱谁都会,任何人都可以上传。那很多人为了凑份子凑数量,那就可能随便乱写,只是为了凑一个数量。把图片弄好看就行了,至于好不好吃?那谁知道,谁也不会看着图片吃,吃只有放在嘴里才能辨别出真假。第二种就是它使用了一些厨师的用语。比如说5g/10g。这个5g/10g一般人会认为就是在电子秤称出来的,不一定会想到它是一种厨师用语。因为厨师做菜从来不会用电子秤,都是用直接信手拿勺子一舀一盛就好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勺子。一般的汤勺就是15g,5g/10g这是厨师专用语言。所以很多做菜说看到5g/10g就用电子秤去称,往往有时候会有些不对。因为他的这个5g/10g并不是严格的重量,而本质是体积,比如说淀粉要用5g/10g去称了,就会发现称出很多,其实用不了那么多。如果一个汤勺是15克,那么5g/10g是不是就很容易使用?为什么没有6克,7克,一般都是5g/10g克,就是为了方便使用。勺子直接量用量另外还有一个有的人弄懂了这个,然后写“一汤勺”。“一汤勺”有的人觉得一汤勺随便一个勺都可以,因为我们现在勺子种类也多,有塑料勺、铁勺、瓷勺、大汤勺、小汤勺,还有各种各样的国外的勺子种类。我们传统标准的瓷汤勺是15克,一个普通铁勺一般是10g左右。所以同样是一勺的用量,就会差出将近1/3的用量。现在我们把这两个用量概念清楚了,就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哪些菜谱是可用的,哪些是完全就是瞎写的。家庭15克瓷勺只要一个正确的菜谱,又把调料用对,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做出味道不差的菜了。要想更加完美,那么剩下就是第三个:火候。火候这个问题在传统的菜谱书里,为什么讲的比较模糊朦胧呢?就是因为各家的火不一样,有的柴火灶,煤气灶、电磁炉都不一样。那么书上一般怎么来形容火候呢?有些地方写的大火,有地方写的小火,还有地方什么也不写。这里面有个经验:即菜谱中什么也不写的火力,一般的概念是中火。这里面对于新手来说,平时用的时候可能不太注意,觉得好像默认应该大火,因为我们平时点燃煤气灶,肯定一打着就大火了,很少再去调成中火/小火的。所以我们在使用菜谱的时候,只要看到中火,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打开就是大火另外形容火候大小的过程中,比较好的菜谱一般会形容做出的效果,比如说炸出金黄、焯至断生这些术语的。只有非常有经验的人才知道对应的时间概念,没有经验的人对这个就很模糊,不知该怎么用。有一个概念:“焯至断生”,是指菜已经刚刚的把所有的生味掉了,又保持了脆脆的口感,一般就是断生的状态。刚刚去掉生味,不同的菜的焯水时间是不一样的,有些青菜可能这几秒就达到断生状态了,土豆丝可能也就是几秒,土豆块可能就要一分钟左右,而一些耐煮的豆角之类的,就可能要几分钟。所以这个断生,其实是一个经验词汇,而不是一个可以使用的准确的时间概念术语。那么也就说我们在学菜谱的过程,很多时候不是说我们的学做菜的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找到对的菜谱,没看懂他们。我们的经验导致我们不会用这个菜谱。焯水要快那么我们普通人最容易理解的是什么呢?首先是什么样的份量?用什么样的勺子?大勺?小勺?其次,我们普通人能理解的话就是,“大火、中火、小火、几分钟”。当然你说有的菜不一定刚好三分钟断生,但是“三分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重要的参考值,比自己去估摸要好用。定时器很重要针对这些问题,调味宝app从用户的使用角度出发,针对普通使用者/普通用户进行了设计。把我们理解的三个概念全部融合进APP中。第一、这个菜的做法步骤是不是准确的?第二、需要用多少调料份量?所有的调料都与菜份量有关,第三、时间。每个菜的做法都有一个参考时间,比如说焯水半分钟,这样就会比较容易使用。如果很有经验之后,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比如说有些菜先到一定程度,你认为很到位了,就可以自己来精细化调整。这样下来,一个家庭大厨就诞生了。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