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扁平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3030.html
过去我们祖国医学(中医)管儿科叫哑科,因为给小孩诊断跟给大人诊断不一样。大多数孩子不善于描述自己的病情,总结不出来自己的感受,所以一般医生在给孩子看病的时候会很头疼—他收集不到准确、全面的诊断信息,这就产生了问题。家长带着生病的孩子去看医生,但是孩子一边儿动,一边儿哭闹,而且无法描述自己的感受,医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获得准确的诊断信息是非常难的。
我们的祖先就总结出一套判断孩子体质状态的方法———舌诊。
舌诊是最直观的诊断方法,要观察孩子的状态,观察舌头是最直观的。如果家长学会了儿童舌诊的基本方法,在平时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让孩子伸舌头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孩子的健康是否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这个问题要么自己能解决,要么提供给医生,让医生帮您解决。这是很好的保护孩子身体健康的方式。
您看到孩子的舌象了,一定比不看孩子的舌象所获取的健康信息要多得多,而且有价值得多。我们平时给孩子调理身体的思路其实不是治病,而是治未病。当孩子体质出现偏颇的时候,懂舌诊的家长会更有养护优势,因为他们知道调理的方向。
比如说这个孩子体质是寒还是热,到底给他吃寒性食物还是热性食物—家长一看孩子的舌头就能知道,他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如此就知道大方向了。这个时候家长给孩子调理身体就会更容易。因此,我们家长心里不光要想着孩子生病了我该怎么给他治病,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看孩子的舌头给我们发出的信息,并将此作为调理孩子体质的指导。这样,孩子的体质才会越来越强,不容易生病;即使身体一有点儿风吹草动,也会好得很快。
今天我们先讲述一下小儿积食的舌苔:
积食(孩子生病的根源):
1、舌苔颜色由白变厚、变黄、变黑;
2、身体症状:(1)嘴里有味道;
(2)大便比较臭;
(3)吃东西肚子胀
3、积食指的就是我们吃某种食物吃多了,超过了脾胃的承受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无法继续将这些东西运化出去,从而形成积食。积食会导致孩子体内积滞,引起发烧,这种发烧表现在舌苔上的颜色发黄、舌头中部的舌苔比其他地方厚。
4、孩子为什么会积食?
(1)吃太多单一的食物;
(2)吃太多身体无法快速消化的食物;
(3)家长喂养不当,孩子吃得太多。
5、消除积食的方法:
(1)消积饮:
A: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炒鸡内金各6克。(6岁孩子的用量,年龄小的孩子酌情递减,3岁的孩子每味药各用3克)
做法:倒入2杯水(约毫升),开锅后文火煮20分钟
用法:每天饭后半小时喝,一般1天喝3次,每次煮够孩子当天喝的量就行。
B:三星汤:
小于1岁:炒山楂3克,炒麦芽8克,炒谷芽8克;
大于1岁:炒山楂5克,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
做法:倒入2碗水(约毫升),开锅后文火煮30分钟
用法:每天饭后半小时喝,一般1天喝3次,每次煮够孩子当天喝的量就行。
叮嘱:孩子积食的症状消失就不用再喝了。
(2)保和丸配合导滞:
消食就是消除积食,导滞就是把体内的积滞的东西向外疏导。基本上,消食的过程都在胃部进行,导滞则需要依靠脾和肠道向外排积滞。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中医开药方,不妨使用保和丸(冯了性牌子的“蜡丸”)。保和丸有导滞的功效,能帮助身体往外排积滞。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