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请问你们吃饭时使用公筷吗?使用公筷很健康卫生,不会把病菌传染给别人。”大班女孩子“果冻”不急不躁地向一位陌生的阿姨说道。旁边的男孩子也点头附和:“嗯嗯,是的呢,用好公筷就是保护别人。”这些天,这样的询问发生在锦南街道御城小区内,原来是锦南街道中心幼儿园小朋友正在悄悄开启一场“公筷行动”。其中的缘由还要从幼儿餐后活动的谈话——“使用筷子好还是勺子好?”说起。根据幼儿的辩论和兴趣,教师通过开展“筷”乐缘起、“筷”乐初探、“筷”乐分类、筷”乐寓意、“筷”乐礼仪、“筷”乐游戏等多个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筷子的由来、种类和用餐礼仪等内容。幼儿在“筷子”的一系列学习和游戏中增加了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中国的筷子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近期,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于是,孩子们在家中坚持使用公筷、公勺,并向园内其他班宣传公筷,建议园长妈妈采购公筷,最后走进社区广泛宣传。小小的筷子,是成年人习以为常的器物。可在孩子们眼中,它也是值得探究和深挖的资源,是孩子们喜欢的课程。在习得新经验的同时,孩子的动手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也得到全面落实,这也正是幼儿园项目活动的魅力所在。图文:张莉徐舲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