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教授生前最后一段公开录影讲的是什么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7.html

学习是最好的致敬

教授生前最后一段公开视频依然在讲孝道,依然在教诲我们传承孝道。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重视孝道的民族。全世界的古文明,只有中华文化连绵至今,就是因为我们孝敬祖宗,不敢随便改变祖宗的体制。可是,现在我们求新求变,孝道已经快没有了,传承只要有一代断了,那整个就完了。

所以教授多次苦口婆心、奔走呼号,讲家教,讲孝经,讲家风,无不是为了让我们重视这个问题,不让孝道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断了。今天,让我们重温教授讲孝,并切实内化于心,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开始,做出改变!

我们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最重视的就是孝道。

有一句话大家非常熟悉,叫作“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我们整个中华文化都是从《易经》来的,所以《易经》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如果你要解释《诸子百家》,一定要先了解《易经》,用《易经》的思路去解释,才会比较保险。

但是,不管你怎么精通《诸子百家》,如果不能在孝道方面有良好的表现,那都是读死书,是没有用的。

中国人你跟他讲别的,他会想尽办法跟你争。但是讲到孝,大家都会非常地赞同。这是大家随时可以印证的事实。

我们世世代代,因为时代不同,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可是没有哪一代人敢公开说“我可以对父母不孝”。于是,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外国人常常喜欢到中国来领养孩子。

看到他们成群结队地组团到中国来领养小孩儿,我就很好奇,问他们:“你们自己没有子女吗?”他们说:“有啊。没有子女我们根本就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怎么敢领养呢?”我说:“你们有子女,为什么还要领养别人的子女呢?”他们说:“我们喜欢孩子。”我又问:“特别喜欢中国的孩子?”他们说:“当然。”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你们的血液里面有一种我们比较欠缺的东西,就是孝敬父母。”

我想大家可以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到,孝其实是全世界人都看重的,只是有些民族比较不容易做到而已。

还有句话,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叫作“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就算有人敢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他犯了全世界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他也不敢否认“百善孝为先”。

所以,身为华夏子孙,黄帝的后代,我们必须要记住,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家庭,孝道都要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养育之恩是不能忘记的,也不是你可以用什么来抵消的。这样我们才知道,为什么我们谁都可以谢,就是父母不能谢,因为大恩不言谢。

现在有很多家长,特别是妈妈,喜欢赶时髦,告诉孩子要谢谢爸爸,其实她的目的是要引导爸爸也说谢谢妈妈,我认为这种方式不是很理想。

人家给你倒杯茶,你说声“谢谢”,就完了;人家看你没有零钱买车票,给你点儿零钱,你说声“谢谢”,也完了。互相抵消了,就忘记了。那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谢吗?一辈子都还不了的恩情,怎么谢?

我们中国在孝这方面有很独到的见解。可惜现在的人多半看到西方父母跟子女嘻嘻哈哈,好像朋友一样,觉得很新奇,就去模仿。其实好奇我并不反对,但是盲目地学习,那是非常可怕的。

但还是有一点,大家要知道,孝其实不是先天带来的。我再说一遍,中国为什么没有《慈经》只有《孝经》,因为慈是先天带来的,你不用教父母,他们自然会爱护自己的子女。可见,孝是后天一步一步来学习的。

既然他要学习,你就必须要教他。子女不孝,其实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如果孝是天生的,人生来就会,我也不需要在这里讲这么多道理了。

那么,怎么样教导你的子女懂得孝敬?我们现在把它归纳起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三代同堂。

我们以前提到三代同堂,会找一大堆理由反驳:我的孩子和我最怕跟我的父母住在一起,因为他们是老顽固,他们的很多观念都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的观念比较现代化。

我想问,你的观念怎么现代化?只要没有三代同堂,你就没法教孩子孝顺。因为三代同堂,你怎么对待你的父母,你的子女看了后,就知道怎么对待你了。这是最现成、最方便的方法。

有一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那家的孩子才五六岁,可他不玩别的玩具,偏偏去拿一块不知道哪里来的小木头,然后用一把小刀子,就一下一下地刻。妈妈说:“你不要玩这个,会伤到手的。”可是他不听,他就是要刻。妈妈就问他要刻什么,他说我要刻个碗。妈妈就说:“你刻碗干什么?咱家的碗多得很,为什么要做一个木头碗呢?”孩子说:“祖父吃饭的时候常常把碗摔破,你就骂他,所以我想刻一个木头碗给他,他就不会打破了,就不用挨你的骂了。”

大家不要以为小孩子很天真。小孩子是无邪,不是天真。他没有人间这种邪念,这种恶的观念。他没有知识。他只是说你怎么可以骂祖父呢?那我将来也骂你好了!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这就是你所造成的恶果,却一味地怪学校,怪社会。

我常常说,建筑师最大的功能就是让三代人无法住在一起。因为西方人都是小家庭,所以住现代的房子没有问题。但是现在你也买了一个现代的房子,只能够住一个小家庭,没有办法三代同堂了,你怎么办?你要想办法。

像我,刚结婚的时候是跟我父母住在一起的,可是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要调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我就没有办法三代同堂了,那就每个礼拜天都带着孩子回家。孩子功课再多,我都坚持要带他们回去看祖父母。这样就够了。

在三代同堂当中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你要教你的孩子,你直接去教他还不如说:“祖父不喜欢这样,不然你去问他,或者我带你去问。”因为你直接告诉某人一件事,他多半会听不进去,会觉得是因为你不喜欢这样,所以他才不能这样做。我们以前的家法伺候,就是这样,孩子做错事情,你要打他,他心里想你为什么打我?

我们做父亲的看到儿子做错事情了,就会向祖宗的牌位跪下来,说:“列祖列宗在上,我这个不孝子孙今天非常难过,非常惭愧,因为我没有教好孩子,所以他的错你们不要怪他,通通算在我身上,我给你们磕头。”孩子听了父亲的这些话,会有什么感觉?他会赶快跑过来磕头。

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中国人的这种做法,就一直批评这个、批评那个。你有什么资格批评?那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最好的传承,也最保险、最安全、最方便、最有效的。

当然,有人会问,在现代社会中,不仅三代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少,家里有祖宗牌位的家庭也难得见到了。在这种情况,该如何传承孝道。

很简单,你让你的子女做到一点就好了,就是让子女心中有父母的存在,就这一点而已。

可这一点可以直接说吗?不能说,说了也没有用。你是我的儿子,所以你心中要有我。他听完肯定笑死了。怎么有你?什么叫有你?什么叫没有你?所以你只能做给他看。这样我们就了解为什么不可说。我们常常说“不可说”,因为说了也没用,说了很肉麻的。

现在的人完全没有感觉,把“”说成“我爱你”。看谁都说“我爱你”,那还有什么文明呢?“不敢为天下先”“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两大圣人的话都忘光了吗?

我们心中有父母,怎么把这点传达给子女,这是我们要做的事。这叫作传承。

比如,爸爸从外面带东西回来,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妈妈会问谁送的。孩子就知道了,做人是要送礼的。孩子就是从这里学来的。你怎么可以当着孩子的面问他谁送的?你应该问这是什么东西,要不要放冰箱,会不会坏。先把东西安顿好了再说其他的。然后你就想,这个东西是祖父最喜欢吃的。为什么叫“祖父”,不说“你祖父”?因为中国人的称呼是跟着晚辈的。可见我们处处都在教孩子。

这时候,妈妈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东西祖父最喜欢吃。”爸爸就说:“人家是送给你的。”妈妈说:“是送给我的也没有关系,我收了,但是我可以送给祖父吃。”这样就够了,不必再啰嗦了。再啰嗦反而会产生反效果。孩子在一旁看着就懂了。这就叫作潜移默化。

现在我们只会应付考试,却不会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我们只知道要怎么样,却做不出来。因为我们不讲究方法。其实,我们只要从自己做起,孩子自然就懂了。

我们告诉孩子,你要爱护身体,不能生病,你生病了我只是辛苦一些而已,但是这会让祖父母非常担心,我们不能让老人家担心,就够了。你心中时时刻刻有父母,你的子女心中也一定有你。

孩子心中有父母,那他出去,敢乱说话吗?他出去,首先想到的就是我说这句话,人家会不会骂我爸爸,人家会不会打我妈妈。

而且,他心中有父母,出去工作时,他的心目当中也会有主管、有长官。一个人只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父母,不管是衣食父母,还是养育父母,他就会有更大的天地。

最后,请大家记住,孝是两代之间的关系,如果父子之间都处不好,你还能跟邻居处得好吗?你还能跟同事处得好吗?你还有同胞的意识吗?你还能够平天下吗?全不能。所以一切一切,以孝为先。

我们现在社会种种乱源,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说到底,就是四个字:弘扬孝道!而且,只要有一代松垮了,下面几代就完了。

让我们牢记教授的教诲

沿着教授的足迹

从自身做起弘扬孝道

推荐视频

刘爱萍在学习[生命]分享课程中13年的脚气好了

奇迹分享稿

本人姓名:刘爱萍,女,36岁,北京市人。我的人生充满了痛苦折磨。婚后事业不顺,家庭不和,自己脾气越来越大,和丈夫成天争吵,顶撞婆婆,打骂孩子,打起来往死里打,打过孩子之后又后悔,责怪自己这是亲妈干出来的事吗?再加之多年身患疾病,整个身心处在极度痛苦煎熬之中,随之患上了轻度抑郁,总感觉活着没有意义,想跳楼自杀,但考虑到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他们是无辜的,我死了,他们怎么过?于是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身体的疾病一直折磨着我,我患有严重的脚气,严重的妇科疾病、颈椎病,长达十多年了,严重到什么程度,接下来会告诉大家。而且还时常头晕晕厥,尤其近两年最为严重,喝中药三个月调理,喝到最后连水也喝不进去了,依然没有什么效果,头晕晕厥说犯就犯,说晕就晕,晕起来就开始上吐下泻、呼吸不畅,最严重的一次是今年2月份在飞机上晕厥,当时把空姐们和我随行的一个姐姐都吓的够呛,以为我死了,过一阵我又醒过来了,随行的姐姐回来就吓病了。我的脚气每年夏天都会犯,今年特别严重,7月份的时候全脚起泡都烂了,整整五天走路都走不了,疼痛难忍、生不如死!经过大剂量用药后才慢慢恢复。9月8日来平谷学习的第一天上午,脚气又开始复发了,下午就更严重了,痒得一个劲地搓脚,直到学习到第六讲,听了蔡同学的分享,我找到了脚气的根源,原来脚气和堕胎(流产)有重要关系呀!当我认识到这个真相后,当天晚上脚气竟然就一点儿也不痒了!这是出现在我身上的第一个奇迹。

再来说说这十多年来,我的妇科疾病严重到什么程度吧,宫颈炎、宫颈糜烂、阴道炎、盆腔积液、附件炎,这些妇科疾病我全有,医生说我的宫颈糜烂已经达到了中度,再继续发展下去就是宫颈癌。十多年以来,我的妇科疾病一直没有停息过,一直困扰着我,苦不堪言,痒到最严重的程度是整晚奇痒无比、彻夜难眠,必须上药才能缓解。来平谷学习[生命]公益分享课的前三天,我的妇科病又复发了,又开始瘙痒,我还担心自己这种情况怎么参加学习呀?特别感恩佟淑霞姐姐,她推荐我报名参加学习,鼓励我一定可以重获新生。果真如此,学习到第二天的时候,我那严重的妇科病瘙痒的症状完全消失,让我震撼,让我激动不已!困扰我十多年那么严重的妇科疾病,在学习的第二天就好了,我能不震撼能不激动吗?!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第二个奇迹。如果没有学习[生命]公益分享课,我根本不知道事实真相原来在堕胎(流产)这个问题上,我身体出现的这两个奇迹就是最好的印证!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多年来自己身患疾病、夫妻不和、家庭不和、事业不顺的根源是堕胎(流产),杀害自己的儿女得到的报应。我坚信如果十年前,我能学习到这个课程,知道堕胎(流产)是杀害自己的儿女,我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把孩子无情的杀害!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不犯像我一样的错误,我要积极地展览堕胎(流产)危害的图片,让更多的社会大众清楚认识到堕胎(流产)的真相是杀害自己的儿女,堕胎(流产)会给家庭方方面面带来严重的危害以及殃及子孙后代,相信社会大众知道真相与危害后,一定会远离堕胎(流产),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我要为国家为人民,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愿意把自己的隐私分享出来,把自己通过学习受益的事实分享出来,让那些跟我有同样经历痛苦的人们都能像我一样解脱出来!我强烈呼吁有缘的朋友们,赶紧学习[生命]公益分享课,这个课程能够真正帮助我们从疾病、婚姻不顺、子女叛逆、事业受挫、屡遭灾难等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个课程能够真正帮助父母明理觉悟,帮助青年学子和孩子们从沉迷中觉醒。我非常感恩[生命]公益分享课唤醒了我的良知,让我觉醒,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真相、生命的意义,让我找到了这么多年所有痛苦的根源,并且让我从极度痛苦中解脱出来,让我重获新生!我也非常感恩老祖宗祖德护佑,感念祖先。我还要感恩水宝宝的慈悲,给我重生的机会。我非常欣慰得告诉大家,课程结束回到家里才几天时间,我发现我的家人们也变化很大,尤其是我五岁的儿子突然变得懂事乖巧了![生命]公益分享课的力量太不可思议了,我的心念转变了,我真正知错认罪的当下,感召到我的儿子自然也就转变了。我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敬惜文字,给儿子分享后,儿子知道了文字是祖先的脸面,敬惜文字就是恭敬祖先,敬惜文字就能提高学习成绩的道理,他就自觉地不乱扔书本、不在床上看书玩手机了!我突然觉得这几天孩子一下变聪明了,学知识很快,原来记不住的汉字,现在一教就会了,敬惜文字就能增长智慧,在儿子身上已经体现出来了!还有我和婆婆的关系也变好了,我和婆婆说话的语气变得柔软了,婆婆对我也特别疼爱了!我与丈夫也没有再吵架了,都能很平静很温柔地交流了!这些都是我参加[生命]公益分享课短短几天时间带给家庭如此大的改变,让我的人生从此春暖花开!我信心倍增,我更加有底气并且坚定地把我自身以及家庭的改变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家庭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每个家庭美满幸福了,整个社会就和谐了,我们的国家就能长治久安、风调雨顺、繁荣富强。

第16期[生命]公益分享课,开班学习时间年12月29日至年1月3日(年12月29日下午5点以前报到,6点统一晚餐,当晚7:30准时上课。直到1月3日下午5点左右结束。)为期五天五夜,全程吃、住、学习等免收所有费用;学习地址是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报名时请将“姓名、性別、年龄、手机号码、出生年月、单位、职务、现居住地、推荐人”编辑短信发送至张同学手机--(敬请大家报名之后静候通知)。

再下期[生命]公益分享课,开班学习时间年“五一节期间”(为期五天五夜,全程吃、住、学习等免收所有费用);学习地址是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塔山;报名时请将“姓名、性別、年龄、手机号码、出生年月、单位、职务、现居住地、推荐人”编辑短信发送至手机--(敬请大家报名之后静候通知)。

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tp/5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