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

赵医生,体检说我有宫颈糜烂,要紧不?

说宫颈之前,我给你先介绍下子宫,子宫的形态像一个倒置的梨子,上部为子宫底、子宫体,下部为子宫颈。通俗点讲,宫颈就是子宫颈部的意思,它上端与子宫体相连,下端深入阴道。顾名思义,宫颈糜烂就是发生在这个部位的改变。宫颈糜烂样改变很常见,发病率高,以已婚女性为高发人群。

哦,宫颈糜烂是怎么回事?

宫颈上有两种类型的细胞,一种是鳞状上皮细胞,它分布在靠近宫颈外口的位置;一种叫做柱状上皮细胞,分布在靠近宫颈内口的位置。如果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到宫颈外口表面时,由于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使宫颈的外表看上去是“糜烂”了一样。不是真性糜烂。

哦,那该怎么办?

宫颈糜烂分生理性糜烂样改变和病理性糜烂样改变。

生理性糜烂样改变:常见于青春期、妊娠期、生育期等雌激素分泌旺盛的妇女以及口服避孕药者,由于雌激素作用,鳞柱交界外移,子宫颈局部呈糜烂样改变。没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定期观察就行。

病理性糜烂样改变:常见于慢性宫颈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早期子宫颈癌,可使子宫颈局部呈糜烂样改变。这就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了。

啊,这么可怕,那我怎么知道我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呢?

不管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宫颈糜烂,都需要进行HPV及细胞学筛查。

细胞学检查我知道,HPV不太了解?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它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致病力及危害程度不同,HPV亚型被粗分为高危型及低危型。感染率最高的亚型是HPV16、18型,与宫颈癌病变最密切相关的。低危型多导致尖锐湿疣等泌尿生殖系统疣。

HPV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区别在哪儿?

HPV检查提示有没有感染HPV,即有没有患宫颈癌的危险因素,细胞学检查则提示宫颈细胞有没有癌前病变或癌变细胞。

那如果检查发现有HPV感染,该怎么办?

大部分HPV病毒感染后8-10个月靠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自行清除,10-15%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从HPV感染发展成宫颈癌,需要大约10-15年的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筛查HPV的类型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干预。

原来是这样,现在有HPV疫苗,不是可以预防HPV感染吗?

是的,HPV疫苗也叫宫颈癌疫苗。HPV分型多,疫苗只能预防其中与宫颈癌发病最相关的几种亚型,目前宫颈癌疫苗有二价、四价、九价三种类型,所能涵盖的亚型数目越多,宫颈癌的预防效果越好,所以九价优于四价优于二价。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和年龄选择。

我们都知道HPV疫苗的最佳接种年龄是没有性生活的女孩,但我看表中接种年龄最大可以到45岁,也就是说已婚已育的女性也可以接种宫颈癌疫苗吗?

女性在性生活之前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获得最大的预防效果。研究显示,从9岁以上就可以建议接种,年纪越小,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效能越高。已婚已育的女性接种疫苗也是有效果的,但是已婚已育的女性还要把重点放在定期宫颈癌筛查上,接种疫苗数年后才能看到效果。另外,备孕、怀孕、哺乳期的女性不能接种HPV疫苗。

那如果已经感染了HPV,还能接种疫苗吗?

如果已经感染了HPV,虽然疫苗不能帮助清除所感染的HPV病毒,但还是可以接种来预防HPV其他亚型的感染。

赵医生,那HPV需要每年都做吗?

小于21岁无需筛查,但对有高危因素(性生活早、性伴侣多、既往多次流产史、不良生活习惯等)、伴有临床症状者(接触性阴道出血等),我们建议常规筛查;

21-29岁女性每3年进行1次细胞学筛查;

30-65岁每3年进行1次细胞学筛查或每5年行HPV检查或每5年行细胞学联合HPV检测;

大于65岁且既往筛查结果阴性者无需再筛查;

全子宫切除术后且既往无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无需筛查;

接种HPV疫苗者,遵循相应年龄的筛查策略。

哦,明白了,赵医生,除了定期检查,平时还需要注意啥?

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就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避免过早及不卫生的性生活,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固定性伴侣;同时戒烟、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定期体检!

谢谢赵医生,今天真是受益匪浅,通过您的讲解我知道了宫颈癌是一种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定期体检,就能将它打压在萌芽状态,保护女神们的健康!

科普:健康管理部赵小丽

科普:健康管理部刘凯顺子

审核:妇产科主改侠

主编:党委宣传部买秋霞

编辑排版:党委宣传部傅媛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wh/7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