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家长们恨不得时时能够照顾孩子,给他世上最好的东西。但孩子终有成长独立的一天,如果父母依然事事包办,最终给到孩子的不是甜蜜,而是负担。
12岁孩子不会用筷子,妈妈竟埋怨学校不配勺子
强强今年12岁,是家中的独子,生活各方面从小不用自己动手,有父母和长辈疼爱和照顾,一直过得很滋润,今年就念初中了,妈妈给强强报了当地最好的中学,就这样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的照顾,开始住校生活。
没想到上学不到2天,强强妈妈就接到老师电话,希望她能抽空到学校一趟,谈谈强强的事情,强强妈妈担心儿子有事,连忙请假到学校找老师。
到了学校,老师跟强强妈妈说,强强这两天都没怎么吃饭,因为在学校食堂打好菜后都是统一用拿筷子吃饭,但是12岁的强强竟然不会用筷子。
周围的同学都笑他,他很不高兴,加上不会用筷子也吃不了多少东西,希望妈妈能够赶紧教会他用筷子,尽快融入住宿生活。
强强妈妈一听,立刻不爽,恼怒对老师说,“怎么你们学校食堂不配勺子啊?我们家强强从小都是我们给他夹菜吃,他只会用勺子,根本不用筷子,你们连勺子都没有,还开什么学校的!”
班主任没想到强强妈妈溺爱孩子到了这番模样,自己孩子被娇惯的生活不能自理,竟然还信誓旦旦埋怨学校,而且说得理直气壮。
无奈会怼到:“学校负责教授孩子知识,提供基本生活工具,12岁了还不会用筷子,还埋怨我们,自己思虑下孩子被惯成了什么模样,我教书育人10年,这次真是活久见了,你们这样做,简直是毁了孩子”。
父母溺爱无边界,害的是自家娃
1.自理能力差
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凡事给孩子包办做好,连吃饭都要夹菜,甚至养成了不会用筷子、只会用勺子的习惯,导致孩子上中学都没法拥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种无微不至的宠爱已经变成过分的溺爱,甚至是畸形的爱,对孩子成长一点好处也没有,如果不及时引导、教育,最终吃苦的还是孩子。
2.影响人际关系
由于自理能力跟同龄人不在同一水平,导致孩子融入集体生活时遇上困难,甚至成为同学们的“笑话”。这样不仅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大受打击,也会受到同学的排挤,从而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对孩子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3.容易养成依赖型性格
从小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很容易养成依赖型性格。因为事事有父母包办决定,孩子做事就容易缺乏主见、独立性,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或者困难挫折,很容易退缩,甚至是消极应对、逃避,导致性格懦弱,难以成大器。
父母宠爱应有度,不能让孩子毁在自己的“爱”中
▲生活习惯应从小培养
即使很疼爱自家娃,基本的生活习惯也应从小养成。简单地拿起筷子吃饭,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已久的习惯,作为中华儿女是不可能离开的。
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先用宝宝辅助筷子来过渡,让孩子逐渐掌握用筷子吃饭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要教导孩子筷子礼仪,比如不能用筷子对人指手画脚、不能用筷子敲敲打打,在餐桌上要先让长辈动筷,晚辈才能动等等。
▲鼓励孩子多掌握生活技能
俗话说,技不压身。父母在平日养育孩子过程中,可以多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多做家务活,让他们掌握多一些生活技能,便于以后更快适应独立生活。比如学会做一些简单的菜,即使父母不在家也不会饿肚子;洗衣服叠衣服等生活技能,也可以保证自己是干净整洁的。
虽然用筷子吃饭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就像生活中其他小细节一样,如果父母不重视,一味给孩子包办,这样就让孩子失去生活自理的独立性,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各位宝妈们,你们是怎么教孩子用筷子吃饭的?你有娇惯孩子吗?欢迎到留言区评论,跟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