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挑食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对于家长来说,3岁以前的宝宝有两大难题每天都要面对,一个是睡,一个是吃。在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之后,宝宝的饮食就成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让宝宝自己吃呢,还是大人喂呢?挑食该怎么办?让宝宝好好吃饭,并不完全是家长的问题,也是宝宝需要学习的必修课,宝宝也要逐步了解自己身体发出的饥饱新号以及自己面对这些信号应该做出怎样的应对。所以,家长既要有自己的规划,也要知道如何引导宝宝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挑食是怎么养成的?添加辅食之后没有注意辅食添加的顺序。如果先开始添加那些甜味很足的食物,宝宝就很容易拒绝那些口味清淡的蔬菜。在宝宝可以自己尝试用手吃的的时候,一直被家长用勺子喂,宝宝没有用手体验过食物。可别小看这一点,因为宝宝3岁以下主要就是用感官去体验和理解身边的人事物。尤其是随着精细动作的发展,宝宝用手的欲望其实是很强烈的。只是可能在初期身体各部分还配合得不够好(比如手眼协调能力),所以容易弄得到处都是食物。家长一方面出于不好清理,另一方面也怕宝宝吃不进去足够的食物,所以还是选择了自己喂。而在喂的时候,又怕营养不均衡或食物量不够而强迫宝宝吃完准备的东西。这也会造成宝宝对食物的抗拒和厌恶。当他自己可以采取更大主动性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比如到了饭店满屋子跑逃避吃饭。往往,挑食或者不好好吃饭的这个行为在宝宝18个月之后会比较明显。这与宝宝开始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也有关系。宝宝独立的欲望增强,希望可以更多地自己去控制周围的事物。对于新食物,宝宝也会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即吃的时候会更谨慎,会先研究一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宝宝就可能会拒绝吃。同时,相比1岁以下的时候,宝宝的成长速度也会逐渐放缓,体重的增幅也没有之前那么大,家长如果按照之前的体重增幅来判断宝宝是否吃够了食物是不对的。最后,随着宝宝的成长,他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那么家长的挑食行为也会给宝宝造成影响。如果家长也会表现出对某些食物的拒绝,宝宝也会有样学样。怎么应对1.添加辅食要按照从清淡口味到重口味(比如酸甜等)的顺序进行添加。2.在宝宝可以自己抓取食物的时候不要怕脏,让宝宝尝试自己吃,哪怕吃得到处都是或者吃不进去太多。(家长可以增加食物量以留出宝宝浪费的部分)3.不强迫宝宝必须吃完准备的食物,可以增加进餐次数。感知身体发出的饥饱信号并做出反应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如果总是强迫宝宝吃完准备的食物,或者反复提醒宝宝“多吃点”会让宝宝对正餐产生厌恶。要相信宝宝可以逐步调整自己的行动策略,这一次吃少了饿了,下次可能就会多吃一点。如果担心宝宝长此以往营养不良,可以通过增加正餐次数或补充一两顿点心/代餐零食来进行调整。4.在自我意识发展期,允许宝宝说“不”的行为。即今天不喜欢某种食物可以换一种,之后再重新尝试被拒绝的那一种,多准备几种食物让宝宝拥有更多的选择。也可以建立规则,比如每天只可以拒绝两种食物或者至少有一点点尝试(比如闻一闻和摸一下)如果宝宝在该吃饭的时候不吃,就要建立全家一起吃正餐的固定规则。如果宝宝不饿,允许他不吃,但不能让他去做别的事,他必须陪大人吃完或者在餐桌上研究食物。同时,在这个时期也可以通过给宝宝更多主动权的方式来引导宝宝好好吃饭。比如面条和馒头想吃哪一种,西蓝花和胡萝卜想吃什么样式的,今天想用哪套餐具吃饭等等。5.通过更多方式让宝宝接触新食物研究表明,宝宝接受新食物需要经过一定的次数,有的宝宝可能五六次就接受了,有的宝宝可能十几次才会接受,也有的宝宝要到成年之后才会接受某种新食物。强迫宝宝接受只会适得其反。在给宝宝介绍新食物的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让宝宝用更多感官感受新食物(比如闻、摸、舔一下等),讲关于新食物的绘本故事或者改变新食物呈现的状态(比如从泥状变成固体状)等。6.家长以身作则,做好不挑食的示范行为。随着宝宝成长,他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在不断增强。家长面对食物的态度,比如厌恶的表情或者拒绝的肢体动作等都会被宝宝看在眼里,然后模仿学习。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至少在宝宝面前吃饭的时候得有好的示范。对于新食物,更要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去引导宝宝尝试。7.营造专心的吃饭环境很多家长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一些家长喜欢在宝宝吃饭的时候放动画片。但这种影响从长远来看对宝宝是不利的。不仅不利于宝宝的消化,也不利于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对自己身体饥饱信号的及时捕捉。8.改掉这些坏习惯首先不要把吃饭与奖惩相关联,比如吃完了就让你去玩玩具或者看电视。其次不要把给零食作为一种奖励的手段,尤其不能宝宝要零食就给。零食或者说点心可以作为一种正餐的补充。但必须先吃一定的正餐,才可以吃零食。最后应该选择健康食品作为零食,比如无添加的奶制品,安全大小的干果产品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zy/11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