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实施最严限塑令,奶茶悄悄变了还有

最近在买饮料、超市购物时你是否发现有了点变化?以往的塑料吸管变成了纸质吸管塑料袋变成了可降解购物袋元旦起升级版“限塑令”正式实施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连日来厦门日报记者走访了多家餐饮店、商超、饮品店、药店发现不少店家已经执行了起来但仍有一些街边商贩、饮品店对“限塑令”一知半解年12月3日我市出台办法治理塑料污染年12月3日,市发改委、市生态局联合印发《厦门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到年底,按照国家部署,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办法》印发之日起,要求在年底前,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在全市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在我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在我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在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快餐店推出纸质吸管、餐勺、包装袋1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蔡塘广场附近的肯德基在该店取餐处,设有“包装减量,环保加分”的提示语,与以往不一样的是,一按就会弹出吸管的自取盒子已被拆掉,而原来舀食的塑料勺子也更换为纸质勺子。记者环顾一周发现,店内就餐的顾客用的都是纸质吸管,外卖饮品订单也替换成可降解塑料袋打包。本店建议冷饮不使用吸管和杯盖,并免费提供无拎手纸袋。该店店员告诉记者店内已全面禁用塑料吸管热饮已改为无需吸管就可直接饮用的杯盖此外若顾客需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可通过小程序点单系统购买大小可降解塑料袋按照0.5元/个和0.3元/个的价格售卖随后记者来到台湾街附近的麦当劳餐厅因响应“限塑令”店方已经停用一次性塑料手套小程序下单时还有一个默认遵守无吸管协议外卖订单也全部使用纸袋包装饮品店取餐窗口放有塑料和纸质两种吸管记者走访多家饮品店了解到有商家已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一些奶茶店仍在清塑料吸管库存记者在蔡塘广场附近的厝内小眷村奶茶店发现,该店内只提供塑料吸管,且还免费提供塑料打包袋。“我们目前已接到公司下发的通知,会尽快将纸质吸管投入使用。”此外,位于蔡塘广场周边的茶百道奶茶店的取餐窗口放有塑料和纸质两种吸管。“目前我们门店会优先使用纸质吸管。”该店店员介绍,店内的塑料吸管目前也处于去库存阶段,放在窗口是为了方便有需要的顾客自取,用完后将不再使用塑料吸管。商超仍有生鲜蔬菜区提供塑料保鲜袋随后记者又走访超市了解其“限塑令”执行情况在大润发东百蔡塘广场店,记者观察到,有市民积极响应“限塑令”,自备购物袋。超市工作人员也会向顾客介绍“限塑”新规定:元旦起,超市在原有付费购买塑料袋的基础上,将之前的普通塑料袋升级替换成可降解塑料袋,价格相应地也提高了一些。记者了解到,该超市原有的普通塑料袋小的0.3元,大的0.5元;调整后可降解塑料袋小的0.5元,大的0.8元。记者现场买了一个0.5元的可降解塑料袋,对比之前的普通塑料袋,升级后的可降解塑料袋颜色呈半透明,质地更柔软轻薄,上面还写有“全民环保,关爱地球”等字样。不过,在该超市的生鲜蔬菜区,仍提供手撕塑料保鲜袋,有市民还会随手扯下几个带走。在超市熟食区,记者发现,食物还是以白色塑料餐盘或透明塑料盒盛装为主,部分白色餐盘盛装的食物还会用保鲜膜覆盖。街边小店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小区周围的农贸市场、街边摊贩和早餐店未积极响应“限塑令”不可降解塑料袋依然在使用在金尚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商贩大多还在使用颜色各异、毫无“可降解”标识的超薄塑料袋。金尚小区内,一些卖早餐的小店,仍用较薄的小塑料袋独立打包茶叶蛋、包子等熟食。在吕岭路的道路两侧,一些使用手推车售卖水果和蔬菜的摊贩,仍以批发来的普通塑料袋为主要盛物工具。相比上述地点药店的“限塑令”执行贯彻较到位记者来到位于洪莲西路的源欣堂药店,店员告诉记者,上月接到通知,要求不再使用塑料袋。该店店员表示:“目前店里还剩十几个塑料袋,这些用完就不进货了。之后不管顾客买多少药,都不再提供塑料袋。”位于金尚小区的湖滨药店同样不再为顾客提供塑料袋。“顾客对此都很支持,有的还主动提出不需要塑料袋。”该店员工透露,目前,附近居民基本自备购物袋来店买药。你遇到了纸质吸管、可降解塑料袋吗?感觉如何?为了保护咱们的地球家园支持“限塑令”~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见习记者:蒙婧本报记者:张玉榕编辑:施璐玮值班主任:蔡萍萍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ss/11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