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子宫颈癌防治中心主任,医院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年以来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妇联“母亲健康快车”先进个人,河南省妇联母亲健康快车先进个人,河南省妇女儿童维权先进个人,郑州市奉献卫生事业三十年先进工作者标兵,郑州市十大科技女杰,巾帼科技带头人,郑州市三八红旗手。从事妇产科30余年,擅长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尖锐湿疣、宫颈癌早诊早治、女性生殖道感染、妇科肿瘤、计划生育、不孕不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妇科疾病的诊治。开发研究的人乳头瘤病毒基因芯片获国家发明专利。年出版专著《阴道镜图谱》,年出版第二版《阴道镜图谱》,《宫颈阴道细胞学图谱》,年出版《宫颈病变三阶梯诊断技术》。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河南省卫生厅、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四项,河南省科协科普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现担任: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委员,全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协作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肿瘤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医师协会医师维权专业副主任委员。
长久以来,女性一听到“宫颈糜烂”,都非常害怕,觉得病情很严重。很多人去做体检,几乎是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网络搜索“宫颈糜烂”会出现大量与之相关的严重危害以及治疗等信息。但事实上宫颈糜烂并非真的“烂”了,也不能等同于宫颈炎,更不是宫颈癌,而是一种生理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认识?
在年之前医学生教材《妇产科学》上,宫颈糜烂一直是作为一个标准的疾病存在的,甚至有谈到它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教科书上还有关于宫颈糜烂的分度,认为范围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轻重,面积小于1/3是轻度,1/3-2/3是中度,超过2/3是重度。年出版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在其前言中明确表示:要和国际接轨,重视知识更新……不断更新临床诊断治疗标准。例如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医院和医生诊断着“宫颈糜烂”,甚至进行着治疗。
女性子宫颈表面的上皮在胚胎发生期有两种:原始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在青春期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近宫颈管内。女性性成熟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向外生长,会取代原来鳞状上皮覆盖的部分。由于宫颈的柱状上皮薄,毛细血管丰富,颜色发红,而鳞状上皮光滑,“宫颈糜烂”也就因此得名,如之前谈到的“宫颈糜烂”分度,主要是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因此不管轻度、中度、重度,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绝经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宫颈管内,因此到时候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因此目前认为“宫颈糜烂”应该称为“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外移”,或通俗地称作“宫颈糜烂样改变”。
“宫颈糜烂”与宫颈炎
宫颈炎常常表现为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或合并外阴阴道瘙痒等情况,单纯只有宫颈糜烂样改变是不需要治疗的。但如果有炎症感染的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
“宫颈糜烂”和宫颈癌没有直接联系。宫颈癌的发生及其癌前病变,几乎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宫颈的定期检查不是为了查看“宫颈糜烂”情况,而是为了预防宫颈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宫颈排癌检查,包括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以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
通过阅读本文,相信女性朋友们对“宫颈糜烂”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于生理性“宫颈糜烂”可以放松心情,轻松面对。但病理因素引起的“宫颈糜烂”仍需足够重视,定期体检,规范的宫颈癌筛查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治疗病理性的“宫颈糜烂”。
编辑:陈志龙
您可以搜索“郑大二附院妇产科”或者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