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内容中有女性生殖系统检查,妇检过后常常会有人问起:医生,我有宫颈糜烂吗?还有不少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可怕的毛病,就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小科普一下~
宫颈又叫子宫颈,位于子宫下部,是女性生殖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上端与子宫体相连,下端深入阴道,把两者很好的连接起来。
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一个疾病。去做体检,几乎是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
上图为人体子宫和阴道连接部位的冠状切面图,如果做妇科检查,医生能从阴道内看到的部分是那个黄色的部分,即是宫颈的外观(下图)。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靠近阴道内的是鳞状上皮细胞(squamouscell),而靠近子宫那个方向的是柱状上皮细胞(columnarcell)。两种上皮在外观上表现是不同的,下图是妇科检查下所见到的宫颈外观。在中央的部分,有点看起来象是“糜烂”的宫颈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了以后的外观,而外侧相对比较光滑的宫颈,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的部位。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有点类似打仗起来的僵持区,这个区域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这个区域也是宫颈癌的好发区域。
鳞柱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检查时被发现,绝经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此时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年,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宫颈糜烂,说到底,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
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
有些人可能会有接触性出血的表现,但是只是宫颈的个体差异,就象有些人嚼点硬东西,牙齿或者嘴巴出点血,是可以理解的。
这里需要提一下宫颈炎,如果有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的情况,这些是宫颈炎症的表现,是在宫颈上出现感染了以后出现的症状。宫颈纳囊和肥大,也是宫颈慢性炎症的结果。
所谓的“宫颈糜烂”,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治疗,现在如果一上网查询到诸多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绝大多数是错误的。
对于有症状的宫颈炎,需要进行治疗的。具体的治疗方医院来定,但是通常情况下,急性的炎症用栓剂药物治疗就可以了,慢性的炎症可以采用激光或者冷冻等物理治疗的方法。
宫颈的定期检查是必要的,这个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是为了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生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高危型HPV在宫颈鳞柱交界区持续感染的时候,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宫颈癌自从有了宫颈刮片以后,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关键就是提前预防和治疗。目前推荐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的检查,在30岁以后,可以联合HPV进行检查,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一次检查,到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
检查非常简单,在普通妇检同时即可进行,见下图,就是用这个小刷子,在鳞柱交界区取好标本,放在固定液里送去实验室就行了。
宫颈癌筛查小贴士:1、检查前48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或使用阴道栓剂、也请尽量避免性生活;2、有炎症时先进行治疗,然后再取材,以免标本中大量白细胞和炎性细胞,影响诊断。
在我们的报告中,会记录妇检情况“宫颈糜烂样改变”,并附明确告知:宫颈糜烂样改变可能是生理性的柱状上皮异位,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炎症时的宫颈柱状上皮充血、水肿;或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癌的早期表现。建议做TCT+HPV排除CIN以及宫颈癌。毕竟,直接在报告里写“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你们没几个看得懂的不是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