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听说小王这几天很郁闷,你要不要去找她聊聊”
我:“她怎么了?是带孩子很累吗?”
小A:“哎呦,她去做了个妇科检查,医生说她二度宫颈糜烂,给她开了一堆药,洗的喷的吃的塞的。她快愁死了,年纪轻轻怎么就得了这么严重的病,搞不好还要动手术,万一发展成癌症怎么办?”
我:“………………”
到底是谁说宫颈糜烂是种病?
宫禁糜烂是什么?不少人觉得这是不洁性生活引起的,这是一种女性的严重妇科病,嗯,要治的,一定要把这个“烂”治好,宫颈和皮肤一样光溜溜的才是好的!
咳咳,敲黑板了!目前已经很少用「宫颈糜烂」来作为一个诊断了。它是一个体征,现在称之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其实是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如青春期、妊娠时),使得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长到宫颈口以外,长出去的这部分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由于柱状上皮比较薄,其下的血管和间质容易显露出,外观呈红色细颗粒状的红色区,肉眼看似糜烂,实际上并非真性糜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只有少部分是由妇科疾病导致的。
宫颈糜烂的危害这么大吗?
像小王这样听到「宫颈糜烂」这几个字瑟瑟发抖,联想出一幅溃烂的宫颈的画面,脑海里闪过一万遍自己这病是不是会和宫颈癌挂钩、会不会不孕不育的想法,然后忐忑不安的掉进坑里的女性不在少数。
大部分宫颈糜烂样改变,是女性体内激素变化引起的一种生理性改变,这些糜烂是不会导致不孕不育、宫颈癌的。也有少部分病理性的宫颈糜烂(如由HPV感染引起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则可能进一步进展成宫颈癌。
如果宫颈糜烂样改变是妇科疾病的一种表现,如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等,则需要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不同的治疗。排除了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宫颈糜烂样改变,属于生理性改变的宫颈糜烂样改变是不需要治疗的。
知道这些,以后不要再掉坑里了
1、“宫颈糜烂”这一病名早已被取消,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
2、「宫颈糜烂」不是病,与性生活关系不大,是宫颈内细胞的外移,是跟随生理周期引起的正常现象,与雌激素水平相关。
3、「宫颈糜烂」无论是分为度还是轻中重度,都无需治疗。这种分度其实是表示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不同程度。
4、不需要单纯针对「宫颈糜烂」进行任何物理或手术方式的过度治疗,如leep刀等。
5、判定炎症的依据是是否有病原体感染,而不是单纯看有无宫颈糜烂。
6、真正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主要依靠定期进行宫颈TCT和HPV检查。
当听到「宫颈糜烂」这四个字并劝你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卡姿兰大眼睛,不要被蒙蔽掉坑里了呦。
往期精彩文章(点击可直接阅读)
产后第一年,我懂了3件事......
啥?老外不用坐月子?看完本文您就明白了……
本文经由“伟思产后康复”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经授权后方可进行;文中使用图片个别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白癜风前兆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