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最容易被过度治疗的ldquo妇

妇科当真是一个相当容易诞生谣言的科室,不说妇科疾病本来就让一部分人觉得羞耻,光是听名字就一个比一个吓人,什么「糜烂」「积液」「囊肿」「肌瘤」,常人做一遍妇科检查,就跟过一趟*门关一样,提心吊胆的。

那这些听起来很吓人的名字到底是不是病呢?是时候给大家捋捋了。

No.1

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当仁不让的 过度治疗的妇科疾病。

过去认为「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教科书中对它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都描写很清楚,甚至还有轻度、中度和重度,或者Ⅰ度、Ⅱ度、Ⅲ度这样的区分。

但现在,新版已经取缔了这个称呼,而改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就是说,看起来像糜烂,但不一定是真的糜烂。

从年起,《妇产科学》教科书就对「宫颈糜烂样改变」做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解释,即可能是生理性的「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异位」,也可能是宫颈部位的疾病表现出的症状。具体还要看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定。

医生是搞明白了怎么回事儿,可患者还不懂呢,一听到「宫颈糜烂」就担心得不得了,再经过某些私立小诊所的江湖医生一通添油加醋,千儿八百的治疗费用就砸了下去。

如果身体并无任何不适,连细胞学检查都没做就被医生说有「宫颈糜烂」,那基本可以断定这样的「宫颈糜烂」就是生理性的「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异位」,根本不需要治疗.

而如果做了TCT以后发现有宫颈炎甚至更严重的宫颈癌变,这才需要治疗。

No.2

乳腺增生

多少女孩子人生的 次体检就被检查出“乳腺增生”,可能身体压根儿没什么不适,但“增生”听起来就不是什么正常的现象,由此开启了自个儿吓自个儿的模式。

其实临床上的乳腺增生症是几乎没有什么危害的“疾病”,甚至可以说压根儿不是病。

她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而是乳腺在性激素周期性变化的作用下,造成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

当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就会刺激乳腺,使乳腺处于增生充血状态;但雌激素水平急速下降后,乳腺组织却不能完全恢复到之前的样子,于是每受一次刺激,乳腺组织就更厚一点,检查的结果就是乳腺增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女孩子总在月经期前感觉到乳房胀痛,甚至偶尔还会出现乳头溢乳,需要更换比平时大一号的内衣的原因。

不过这种胀痛在经期结束后就会减轻或者停止,不用过度担心。

常见的小叶增生,就是乳腺增生症的一种。

临床上95%的乳腺增生为单纯性增生,是不会癌变的。

但如果你:

1.持续几个月的乳房疼痛,且疼痛不会随着月经结束而缓解;

2.摸到乳房有肿块,月经结束后也没有缩小

那就需要多加注意啦,建议及时就医。

为了防患于未然,一般医生会建议3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乳腺癌检出率可高达85%;40岁以后每年都要做一次钼靶检查。

No.3

盆腔积液

曾几何时,「盆腔积液」和「宫颈糜烂」几乎占据了各大街头巷尾的电线杆广告,说是妇科小诊所的摇钱树也不为过。

这些小广告是清一色用巨大醒目的字写着不治疗就会不孕不育、流产等等,也不管说的对不对,反正就是要治疗。

医院做体检,你就会发现「盆腔积液」这种现象就像今天中午是吃米饭是吃面条一样常见。

简单来说,人体的盆腔、腹腔并不是干巴巴的土地,周围的一些细胞啊组织啊都会分泌一些液体出来,这些液体通常起到润滑和保护盆腔器官和组织的作用。

当人体站立的时候,盆腔在体内的相对位置较低,这些液体自然就会受重力影响积存在盆腔里啦。

如果B超检查时观察到积液的深度小于3cm,也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这通常就是生理性盆腔积液,不需要处理,更不用治疗了。

而如果:

积液量较大

腰腹疼痛、肛门坠胀等不适感觉

存在不孕、异位妊娠,或慢性盆腔疼痛等问题且已经严重影响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这就是病理性盆腔积液了,需要尽快治疗!

因为这常常是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一系列盆腔炎症性疾病的反复发作、慢性迁延的表现。

No.4

子宫肌瘤

不少女性朋友往往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肚子里怎么多出了个小东西——子宫肌瘤。

子宫长了瘤子?这可不得了!瞬间如临大敌,医院都想好了。

其实据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约20%有子宫肌瘤,即每五个女性中就有一个中招。

别看“肿瘤”“肌瘤”都有“瘤”,但“子宫肌瘤”跟癌症还是有点距离的,因为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恶性几率不能保证没有,但确实非常低,只有0.4-0.8%的样子。

简单地说,它是一种子宫里面的细胞增生,和乳腺增生有点类似,青春期比较少见,绝经后自然萎靡或消失,只在生育期多发,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它可能和女性性激素有关。

如果女性近绝经期、肌瘤较小、没有症状,已经妊娠且肌瘤没有发生红色变性等情况,可以观察等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但是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4cm, 及时手术切除。

No.5

卵巢囊肿

一个席位毫无悬念要留给卵巢囊肿,它和卵巢癌息息相关。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卵巢癌基本没有典型症状。

这也就是为什么相当多卵巢癌患者被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所以临床上无法结合症状判断是生理性囊肿还是病理性囊肿,如果是肿瘤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

自然不能一概而论,治,还是不治。

最常用的检验办法就是子宫B超。

生理性囊肿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常常与女性生理周期有关,比如*体囊肿等,这种不用太担心,大多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用药。按时间复查就可以了。

非肿瘤性质卵巢囊肿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巧克力囊肿,虽然也是良性的,但容易引起痛经、不孕等,医院看情况处理。

肿瘤性质卵巢囊肿听起来吓人,但也并非全部都是恶性的,也有良性肿瘤,如畸胎瘤。虽然绝大部分畸胎瘤是良性的,但还是建议尽早手术。

对于初次发现的卵巢囊肿,如果B超提示为囊性且未见乳头等实行成分,姑娘们不必惊慌,建议在下次月经或者3个月以后月经干净后复查B超。

如果随访三个月经期囊肿仍然存在,在完善肿瘤标志物等化验检查后,可以和医生讨论是否需要手术。

千万别相信什么江湖郎中开的治肿瘤的「神药」哦。

◆◆往期精彩◆◆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点击"阅读原文"搜索更多有趣好玩科普









































白癜风复发难治
白癜风复发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com/glyy/4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