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筷子,笔者想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日常生活均需使用筷子。从小时有了记忆始,使用右手抓住筷子艰难地从菜碗夹取食物,区别于西方,筷子于国人日常生活,一刻也不能少!可是关于筷子的历史、文化,你都了解吗?中华文化是如此博大精深,从一双筷子上面便见深刻的文化与哲理。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这代表这人的七情六欲,用以区分与动物的大不同;上方下圆。代表行事的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万事万物都有对立面,筷子亦不例外。筷子是由单独的两只组成,代表着一阴与一阳,阴与阳的结合才是世间最为完美的结合。
中国人在筷子上面便已占据上分,筷子上头如此多文化内涵,外国人懂吗?他们不懂,他们只晓得用我们这儿孩童经常使用的勺子、叉子作以餐具,作为文化精深的筷子,他们很想尝试并学习使用,当然也有一些真个学会了,夹取普通的饭菜不成问题,但若碰上这种美食,即便垂涎三尺,也只能干望着。
这种美食叫做“伤心凉粉”,属于四川省当地特色美食。之所以称为“伤心”原因有二,一是外地人来此地做下美食,因思念家乡,眼里饱含泪水,流着泪做成了一碗饱含思念之情的伤心凉粉;二是指该凉粉过于爆辣,吃了凉粉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辣出眼泪,泪眼汪汪,不知情人士真个以为遇到啥伤心事,故因此得名。
湖南与四川是喜好“麻辣”的两个城市。该“伤心凉粉”主要食材不可缺少的便是“辣椒油”,无辣不欢,越辣越欢,此外:豌豆,土豆粉,大米粉,姜葱蒜亦是主要食材。当中,豌豆使凉粉更有了软绵绵的感觉,有了香酥可口的感觉,却更有筷子夹不住的尴尬感觉。
软软的伤心凉粉,不得筷子文化精髓者,很难将它完美地夹取,故而吸引一大批国人的注意,跃跃欲试,要来挑战;但外国人却不行,他们使用筷子已是了得,再使用筷子夹取如此难夹取之物,岂不是过于为难?就好比外国人学会中文已是不错,再要求他学会文言文,岂不是被吓得瑟瑟发抖?当真使不得呢。
话说回来,筷子的作用蛮大的。说出此话倒不是因为笔者乃中国人,从小使用筷子,已有感情。客观地讲,筷子能适应多种场合,能夹取多种难夹之物,比如说火锅,来到四川不仅要吃伤心凉粉,更要吃四川的鱼火锅,吃火锅时候用个勺子叉子极不方便,但若用上了筷子——你会爱上筷子。
火锅中的美食,从头到尾都能“清扫”一遍,再也无需担心吃不饱吃不爽,若是不信,下次同朋友吃火锅,一个“舞刀”(勺子、叉子),一个“弄棒”(筷子),比试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