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看宫颈防癌筛查TCT报告吗?
TCT是宫颈癌的筛查项目,女性30岁之前单做就可以,30岁以后最好TCT+人乳头病毒(HPV)两项一起筛查。
因为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防、可治、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所以,定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TCT是常规体检的必检项目,也是门诊时医生经常推荐做的项目,更是孕前检查必查项目,孕早期如果孕前没有检查必须补查的项目,可见TCT检查的重要性。
但很多女性拿到TCT的报告后并不懂,因为不知道如何解读。有的人因为看不懂专门挂号就诊,而有的人却不当回事,报告已经提示有异常也不去看,以至于贻误病情。
所以,有必要告诉大家如何解读TCT的报告。
何为TCT?TCT(Thinprepcytologictest)是指“薄层液基制片细胞学检测”。液基制片代表的是一种新技术,比以前用的小刮板直接涂片已有很大进步。以前用的小刮板直接涂片,称为“巴氏涂片”,又称“PapSmear”,所制的片子背景不清晰,细胞不均匀,容易误诊。
目前用的TCT技术,是将细胞收集到液体固定液中,离心,去掉杂质,然后又由机器自动将薄薄的一层细胞,铺在玻片上,经过染色而制成图片。薄层液基制片技术所制图片背景清晰,细胞足量而均匀,大大改进了细胞学的精确度
下面是一张TCT的报告单。从图中看出报告分为3个部分及细胞病理诊断,我将一一给大家讲解。
一、标本的满意度1、细胞量大于40%。是说在一个视野中,细胞所占的面积超过40%,说明细胞量足够。少于40%的标本说明所采取的细胞量不够,会影响诊断的精确度。还有的报告说细胞超过个,也是表示细胞量足够满意。2、颈管细胞:有。是说明采取标本的时候取到了颈管细胞,是标本满意的一种表示。没有取到颈管细胞说明所采取的标本不满意。3、化生细胞:是柱状上皮向鳞状上皮化生的一种中间状态的细胞,是宫颈修复的一种表现。无论标本中有或者无化生细胞,均不影响标本的满意度。有化生细胞表明宫颈是在修复的过渡期。二、病原体在所采到的细胞中,可能会存在各种病原体。通常会报告下列病原体的是否感染:滴虫、霉菌、球杆菌、放线菌、疱疹病毒、HPV感染,如果出现了上述某一种病原菌感染,应该就医。需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下在同一个病人,TCT报告说没有HPV感染,而HPV的分型或定量(HC2)检查却有HPV感染。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HPV的分型和定量检查是分子水平的检查,和TCT这种细胞水平上的检查相比更精确,所以以HPV的分型和定量检查为准。三、诊断是TCT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有如下几种表达:1、未见上皮内病变。提示TCT正常。但有的会提示有轻度炎症,这个可以忽略。如果提示中度或重度炎症,就有可能会干扰TCT的诊断,故报告会补充一句,建议消炎后重新取材,或者请3~6个月后复查。2、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非典型腺细胞(AGCUS)。说明细胞有轻度不典型的改变。提示可能有癌前病变(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癌前病变,只是炎症,或者单纯HPV感染),建议要做进一步检查。有的时候报告者会提示:少许不典型细胞,建议4-6个月复查。无论ASCUS,还是AGAUS,都应该就医。要加做HPV检测。3、上皮低度病变4、上皮高度病变5、鳞状上皮癌如果TCT报告出现了上面第3,4,5条的描述,就要及时就医,要做阴道镜下的宫颈多点活检及病理检查。另外,我院TVT报告单会友情告知:高危亚型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采用TCT(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HPV筛查,均可监测宫颈癌的发生。适应人群为30~65岁或者临床医生认为有必要检查者。行TCT+高危HPV筛查,5年1次;p16/Ki-67双染作为筛查异常的分流措施。
宫颈癌前病变TCT筛查主要有4种异常情况:
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
ASC-H(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ASC-H及HSIL均需转诊阴道镜检及宫颈活检。ASC-US、LSIL、TCT阴性但高危HVP阳性这三种情况,均需要加染p16/Ki-67双染,阳性转诊阴道镜检及宫颈活检,阴性者转入随访和筛查程序(普通人群3年1次,绝经后1年1次)。
这些你了解一下就好,如下图,看最后的下方的才是最终的检查结果。相关推荐:福州有九价疫苗了-在哪里接种及注意须知3年前发现宫颈早期浸润癌却不治疗,如今......
HPV阳性是不是就是宫颈癌了?能否怀孕?
什么人需要做宫颈LEEP刀?
「宫颈糜烂」,到底治不治?
宫颈纳氏囊肿是真的囊肿吗?要不要治疗?
喜欢记得来一个
何春妮原创不易,谢谢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