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古代名称为“箸”。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餐具,两个细棒就能吃到很多复杂的食物。即使是世界历史上,所有国家可考的餐具。从繁到简,从刀叉到勺子到手。通通没有亚洲人使用的筷子难学,使用范围广。为什么我们会发明筷子这种餐具呢?它历史又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最初发明的时候,是被用来做什么的呢?
在考古界所出土的最久远的筷子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墓葬中。但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筷子的出现应当早于商。那么箸到底是诞生于何时呢。专家称,想找到筷子的起源,那么就一定要清楚的了解,箸最初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爱好美食的学者这样认为,商周以前,古人在烹调食物的时候,会把食材处理成小块儿,再用容器盛放。这样的话要把食物吃进嘴里,必然要借助一种独特的餐具。因此诞生了筷子。但是历史学者对这一说法并不认同。
历史学家称,史料记载。商周的餐具并不是只有箸,那时候,勺子也是存在的。在《礼记》这一部记录了先秦礼制的中国古代重要典章制度选集中,就详细地表明了筷子的用途。并不是所有食物都可以用筷子。礼记中所载“羹之有菜者用梜(jia),其无菜者不用梜。”这里的梜就是筷子。如果食物里没有菜的时候,是不用筷子的,礼记中记载的很明确。
在商周时,人们的食物大致有饭,粥,菜,羹。筷子最初的用途,只是用来夹在羹中煮的菜,又有《曲记》明确说明吃米是不用筷子的,需要用勺子。那我们既然知道了筷子是用来夹羹中煮的菜和肉的。那么羹应当是何时出现的,我们大致就可以推测,筷子和它同时出现。
其实,在谷物被大量种植以前,也包括秦汉。羹都是最早出现的主食,甚至可以上溯于新石器时期。那个时候的食物基本都是靠煮的。黍类谷物煮完是饭,菜和肉煮完就是羹。这种烹调方式,一直延续到汉代。足以说明,很长时间的历史中,羹都是最重要的主食。那这样就可以合理的推测,是不是有羹之后,古人们就发明了筷子。也许世界上第一双筷子只是两根木枝吧。
煮好的羹一般都是汤在上面,菜和肉沉在下面。羹在刚出锅滚烫的时候,用勺子是很难盛出沉在下面的菜和肉的。
历史学家这样说,筷子的发明过程也许并不复杂,可以想象,只是为了方便吃饭才发明了筷子。有可能筷子的原型一开始就是两根树枝。只不过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才涌现了各种材质,各种样式的筷子。但是在考古发掘中,暂时还没有发现商周之前或者更早时候的筷子。不难想象,没有发掘出来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保存下来,或者是没有注意到发掘过程中的细节,就这样遗漏过去了。
不过就算是我们现在可以追寻到筷子起源和筷子最初正确的用途,但是我们快节奏的生活也造成了无法按照这个步骤切实实施的现状。所以就算我们追寻回了过去文化的真相,也要考虑它和现实社会是不是相符合,再决定是否将它拾回。